记者 李君娜 见习记者 阮佳雯
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71座。以2024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2480.26万人计,每14.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当“国际博物馆日”邂逅“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即将开启一场“沉浸式”文旅盛会。昨天下午,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上海主会场活动暨文化遗产季启动仪式在徐汇区徐家汇书院举办。
5月16日至6月30日期间,围绕“守沪文脉,创享未来”主题,全市各博物馆、各区文化和旅游局及相关主体将推出展览、乐游、市集、美育、演艺、微拍等六大板块主题活动,包括80项主题展览、百余场线上线下特色主题活动,涵盖知识竞赛、互动体验、音乐演出、文创市集等多元形式。同时,145家博物馆、73家美术馆将在5月17日至5月19日实施减免费开放。
线上,市民游客可以通过大众点评平台参与“守沪文脉,创享未来”文物探寻行动。“守沪文脉”上海文化遗产主题游地图涵盖热门文物建筑、博物馆、历史街区等,并规划了红色记忆、博物致知、寻根溯源等8条寻访线路,搭配数块文化地图拼图。依据这张地图,市民游客可以探索历史记忆,开启“穿越时空”的文化解码之旅。
线下,首届“申活集”文物文创巡回市集亮相,上海多家博物馆、美术馆、老字号、文创企业纷纷参与其中,集文创销售、教育体验、艺术展演于一体,为市民提供互动式体验。记者了解到,首场市集于5月16日至5月18日在徐汇区徐家汇书院广场举办,后续市集还将在黄浦区思南公馆、杨浦区大学路和虹口区今潮8弄等地接力登场。
值得一提的是,为紧扣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本次启动仪式设立了“人工智能×博物馆:数智共创博物馆未来分享会”环节。同时,市文旅局发布了首批全市智慧化展示体验项目推荐名单,精选涵盖数字展览、AR互动、元宇宙体验等前沿技术应用的30项智慧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