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小故事记录大时代 新技术提高参与度——打造生态环保宣教的武汉样本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生态环境

2024-10-17 00:00 来源: 《环境经济》杂志
【字体:

  仲夏时节,夜幕四合,华灯初上,驱车行驶在长江大桥的二桥上,远眺两江四岸一幢幢楼宇霓虹闪烁,在蓝绿交错的高楼上闪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祝贺中国碳市场大会2024顺利举办”等诸多生态环保宣传的字样。

  “灯光为笔,长江为卷”,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投映在每一个人的眼里,画进1400万武汉人的心中。这是武汉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武汉不断改进宣传方式方法,增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退渔还湖……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记录大时代”,一幅美丽武汉版的“富春山居图”通过故事跃然眼前。

  探秘湿地,乐享自然课堂

  微风习习,乘车环东湖绿道来到落雁景区与磨山景区交界处,记者被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所吸引:树冠如伞,绿树成荫,走在整洁平整的步道上,眺望湖面碧波千里,水草摇曳,几只野鸭在浮水嬉戏,三三两两的游人正在拍照打卡,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漫步到一片水杉林中,只见一座飞鸟展翅造型的展馆掩映其中,门口由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堆砌成的石块上写着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示馆。

  步入展馆,讲解员指着被玻璃罩起来的水管告诉记者,展馆是由原先的废弃水厂改造的,改造过程中既保留了部分陈旧的水管,也增添了新的展示内容,项目用地面积1.4公顷,展陈面积860平方米。在景观设计上,100%保留现有池杉,并通过节能、净化、海绵一系列措施,打造最生态化的景观。

  一号展馆聚焦中国履约成效,展望湿地美好愿景,观众可通过各类展览、互动视频等,了解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以来在立法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传、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成果,回溯中国履约30载的光阴历程,让观众了解湿地发展变迁的历史和现实。

  随着讲解员的引导,一幅中国湿地资源分布图在屏幕上徐徐展开。这些湿地不仅为沿海地区筑起生态安全屏障,给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还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入“感悟湿地生命万象,共建人与湿地和谐”的二号展馆,仿佛置身于一个变幻莫测的湿地世界,通过“声、色、香、味、触、法”六感,感官被完全调动起来,沉浸式体验和感知湿地的独特风景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让观众更好地认识湿地,了解湿地如何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这里,眼前是光影变幻、水清岸绿的大美湿地,耳畔传来呦呦鹿鸣、百鸟鸣奏、稻浪声声;按压不同的“气味盒子”,菖蒲、莲花、薄荷、鱼腥草等湿地植物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把手伸进一个个“湿地盲盒”,可以感知粗粝的树皮、轻柔的苔藓等湿地生命的多样与丰富……走进“色”感展区,还有智能摄像头可实时捕捉识别参观者的衣服颜色,并在LED屏幕上同步呈现与衣服同色调的动植物画面,新奇有趣的互动形式,令参观者惊叹不已。

  在“领悟公约精神内涵,展示履约地方样本”的三号展馆,展示《湿地公约》成立、发展历程及相关知识,树立湿地保护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理念。聚焦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的湿地保护实践,彰显“千湖之省”“百湖之市”的湿地魅力。

  “看,这面墙上是来参观的学生写的自然观察日记,有胡雅楠《神奇的莲叶》、有徐菲《捕鱼‘使者’—普通翠鸟》、有方斯瑶《东昂白鹳》、有刘思齐《黄缘闭壳龟》等作品,都一一展示在展馆内。”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一级调研员詹炜告诉《环境经济》,通过宣传标牌、主题展览、研学活动等形式,动静结合,提供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湿地知识,推动生态环境科普知识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广泛宣传生态文明保护政策,让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携手公众为湿地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努力。

  一位参观者告诉记者,通过实地参观,让她感受到湿地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湿地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修复起来将付出数倍努力,湿地保护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从你我做起。

  长江禁捕,做好水生动物科普文章

  在秀木参天的珞珈山脚、烟波浩渺的东湖之滨,背山面水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大院内,坐落着一座水生生物博物馆。它悠久却历久弥新,重要但从不张扬,小巧而富有内涵。

  走进博物馆,只见陈列着淡水鱼类标本、鱼类模式标本、藻类标本、水生无脊椎及水生哺乳动物标本,挑高部分以透明丝线悬垂成群的鱼,让人恍若置身水族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实验师王熙告诉《环境经济》,展厅展示的标本有白鱀豚、白鲟等灭绝或功能性灭绝物种,中华鲟、江豚、扬子鳄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瑞鳖、大鲵(娃娃鱼)和胭脂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些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来到长江珍稀主题馆,记者看到一头白鱀豚静静地躺在标本箱里面,小小的眼睛,细小的耳孔,背部、体侧青灰色或灰色,腹部白色或灰白色,可爱极了。王熙告诉记者,它叫淇淇,是我国特有水生哺乳动物、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以及沿江的大型湖泊和较大的支流中,被誉为“水中大熊猫”“长江女神”。

  “1980年1月11日,淇淇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被渔民捕获,随后被送到我们所饲养,生活到2002年7月14日自然死亡。它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存活了22年185天。它也是人工饲养的最后一头白鱀豚。”王熙介绍,这里展示的是根据淇淇的剥制标本,并结合淇淇生前的视频、照片和文字等资料,运用3D打印技术,高仿真复原的淇淇模型。

  王熙表示,淇淇是人类与白鱀豚交流的“亲善大使”,唤起了公众对珍稀动物保护的意识,改变了人们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同时,随着长江禁捕的实施,长江武汉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长江江豚数量首次止跌回升,长江刀鱼、鳤等稀有物种分布范围和可见频率显著上升,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恢复向好趋势。

  展馆内,参观者聚精会神地倾听,仔细认真地看标本,不时地拍照并惊叹。王熙告诉记者,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过展板和标本,让参观者对水、生命和健康三者间的关系有了更加直观地认识,特别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理性的认知与思考。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意义深远,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人才和创新融合发展的魅力,心中激起对科学探索的向往,心底种下一颗“守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金种子”。

  王熙表示,长江禁捕进一步丰富了原基地内鱼类动物标本,他们将持续做好水生动物科普文章,讲好水生态环境保护故事,从细节入手、从具体场景和事例入手,利用真实自然情怀,把生态环保故事讲得精彩纷呈、讲得娓娓动听、讲得直抵人心,提升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引导每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打造数字江豚,守护在指尖悦动

  大脑袋,小眼睛,噘着嘴巴,被称为“微笑天使”……提到长江江豚,许多人都会被它们憨态可掬的样子吸引。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指示性旗舰物种,江豚自然种群的就地保护与栖息地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江豚被视为长江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曾经一度疏离长江武汉段,如今连续几年在长江武汉段发现江豚身影的频率越来越高、次数越来越多,它们每一次跳跃欢歌、逐浪而行都引人关注。

  长江水好“豚”先知,江豚微笑的回归见证了武汉市坚定不移实施长江大保护的成果。当然,江豚保护也离不开科技支撑。

  近年来,武汉市率先创新发展“数字江豚”,依托数字技术,针对长江江豚的栖息环境、繁育保护、科学监测、文化创意、社会参与,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构建与江豚保护相关的数字“生态群落”,让更多的人关注长江江豚,共建“爱豚之城”,共赴“爱豚之约”。

  在武汉云数字经济总部区“数字江豚”展示馆,武汉云品牌部数字江豚负责人刘荆刈告诉《环境经济》:“你也可以养一头江豚宠物。来到‘i江豚’数字社会服务线上平台二维码前,现场扫码即刻成为‘江豚粉丝’和守护人。”

  刘荆刈指着数字江豚展示屏介绍,“i江豚”项目主要包括6个部分,分别是建设长江江豚数字监控,研发数字江豚的应用平台,推广数字江豚的文创产品,打造数字江豚的体验空间,丰富数字江豚的公益行动,推动数字江豚的实体融合。

  “‘i江豚’小程序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在线观豚的平台,让公众可以近距离观察江豚的生活状态。”刘荆刈说:“我们通过‘数字江豚’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和项目。例如,2022年7月的‘江豚分娩’直播,吸引了2.2亿网民共同见证江豚宝宝的诞生。同年10月,武汉市组织了第二代长江江豚‘YYc’征名活动,最终确定了名字为‘汉宝’。此外,‘数字江豚’还参与了多个大型活动,如《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和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江豚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武汉的“数字江豚”计划,让江豚从江中“游”到互联网上、手机上,为探索江豚保护和长江大保护提供了一条趣味性的“线上途径”。

  “‘i江豚’将人、城、江豚紧紧连在一起,引导更多人参与保护长江江豚、保护长江。”詹炜告诉记者,依托数字技术,拓展长江江豚在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化内容,让公众实现足不出户线上参观,不仅能提升长江江豚的知名度,还唤起公众对江豚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共同守护长江的生态资源。

  文稿来源:《环境经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