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打造化工园区生态应急“金钟罩” 武汉构建“一园一策一图”生态环境应急全国试点观察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生态环境

2024-11-29 00:00 来源: 湖北日报客户端
【字体:

  环境安全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一旦发生紧急突发泄漏事件,必须最短时间将污染牢牢控制,不让一滴废水流出园区,流入江湖。

  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公布全国17个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园区。经过大半年的建设,作为首批入选的武汉化工园区的立体防控体系进展如何,是否经得起考验?11月22日,记者前往实地探访,了解即将完成的“3+1+1”模式,即3级防控体系+1个应急指挥平台+1套管理运行机制,布下污染应急防控的天罗地网。

  30秒关闭所有闸门

  园区水系有了“金钟罩”

  按下红色按钮,一道崭新的闸门迅速落下,拦住了明渠上游汇来的水流。11月13日,记者现场目睹武汉化工区主渠道内如何拦截上游来水应急全过程。

  沟渠纵横,河湖密集,给防控增加了难度。该园区在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下,把脉问诊,因地制宜建设三级防控体系,包括建设了公共水渠和终端排口近20个自动远控闸门,各家企业排口都装上了应急闸门,利用三级自动控制系统,围追堵截,随时切断污染源。

  今年,在园区内排江闸、入湖闸已基本完善的基础上,新增两座节制闸,并完成北湖小港、八吉府明渠已有闸坝的改造,守牢湖、江入口。同时,对于未覆盖控制闸阀的雨水箱涵和管道排口,增加4套自控闸阀或气囊等封堵设施,并配备4台移动泵车随时准备转运事故废水。形成“企业有小闸、渠道有中闸,大闸总把关”的层层防控体系,可谓密不透风。指挥中心一声令下,30秒内就能关闭所有闸门。

  摸排补短板,围绕“事故废水截流设施配套切换闸门、雨污水排口安装闸阀、闸阀远程可控制、应急池液位实时监测”等方面推进改造。为了防止极端情况,化工园区巧用水系拓空间。利用八吉府明渠、北湖小港、北湖闸港、北湖大港4条汇水港渠及部分坑塘,实现事故污水分区管理,形成约45万立方米的临时应急空间,极端情况下用于容污。建设2万立方的应急池,可把应急废水引到应急罐里暂存。

  “我们有信心,绝不让一滴污水流出园区,流入江河。”园区负责人坚定地表示。

  立体网络全覆盖监控

  一张电子屏远程掌控所有点位

  11月22日,武汉化工园区应急环保中心中控大厅,一片繁忙景象。

  记者看到,值守人员全神贯注,各司其职。一张巨大的曲面电子屏幕布满了整座墙体,104个监控点位尽收眼底。

  远程鼠标轻点,红框立即框住地图上的点位,排口的视频图像同步实时“跳”出,各类监控数据同步呈现在左边的表格上,一目了然。如果排口或闸门生化指标有变化,超出警戒值,立即会有报警声提醒值守人员,并将消息发送到负责人的手机上,迅速对形势进行自动研判,并给出处置方案。

  眼下,20余家企业的监控和应急设备正在一一接入园区整体平台。改造完成后,园区指挥平台可实现对园区水、大气实时监测、超阈值报警、应急处置、全流程跟踪、统计分析、可利用应急空间展示、闸阀远程控制、物资储备调配等功能。改变了过去发现事故后,只能电话通知企业现场处理,应对相对被动,可能错过最佳封堵时机。

  为了实现一张电子图智能化管理,园区重点将自动监测、闸阀远程自动控制等功能融入园区指挥平台,纳入的自动监测数据既涵盖固定污染源,又涵盖区域环境质量,已接入20个企业水污染监测点位、32个企业大气污染监测点位、6个厂界VOCs监测点位;园区自建2座水质自动监测点位、7套液位监测点位、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等数据。实现了自动监测全覆盖。

  为了全方位采集数据,记者看到,园区上空有无人机巡逻,80米高的两座瞭望塔上,摄像头360度不停旋转;在每个排口,摄像头和物联网芯片密密麻麻,成为最灵敏的“水下哨兵”。

  据了解,每个排口都有了“身份证”,拥有独一无二的名称和编码,并建立电子台账,全部录入数字孪生地图大屏上。在每个排口旁边,竖立一块标识牌,上面记载有排口名称、排口编号、排放去向、监测因子以及监督电话等。

  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智慧园区建设,武汉化工园区实现了数据全集成、监控全覆盖、值守全天候、应急联动一键响应的管理体系,一园一图展现威力。今年以来,园区接收预警演习信息15次,均在30分钟内完成处置。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多方联动实现环保应急效能最大化

  8月28日下午,一辆运输柴油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车辆侧翻,大量柴油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泵站,有威胁入江水源的可能。

  “情况紧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随着青山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一声令下,各战斗单位立即进入就位,进入临战状态。

  原来,这是在武汉化工园区按照一园一策一图综合机制进行的一次生态环境应急实战演习。本次演练由武汉市青山区区委、区政府主办,武汉市生态环境局青山区分局承办,区水务和湖泊局、区应急管理局、青山海事处、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住更局、青山区消防救援大队、港东水厂协办。

  本次演练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事故报告和应急响应,第二阶段为事故处置,第三阶段为应急终止。演练将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流程为重点,突出环境保护优先原则,推动全区环境应急工作经验落实落地。

  演练中,市、区、园区、企业四级联动,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作战,充分运用园区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示范试点建设的14个项目,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的信息上报、应急响应、联防联控、利用“空间换时间”思维实施、污染团拦截、应急监测、善后处置等环节进行全要素、全链条展现,真实还原突发环境事件中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全过程,为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和跨流域协同处置积累宝贵经验。

  为了进一步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综合机制,生态环境、水务、规划建设、财政、发改、应急部门以及园区应急中心共同组建试点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清单,共同推进试点。武汉化学工业区消防救援大队常驻园区,指挥平台由园区应急环保中心全权管理,与生态环境、水务部门实时联动,在园区应急平台共享各部门的设备和监控数据,形成工作合力。

  做好物资保障。在对企业环境应急物资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整合原有国家储备、园区自储物资及政企共建环境应急物资库。形成企业间、政企间应急物资互助清单。新增3个环境应急物资临时暂存处。在应急状态下,所有物资归园区统一调配使用。

  下一步,青山(化工)区将深入实施“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管理能力水平,争取打造全国标杆。

  文稿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