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大环境”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擦亮“亲商铜陵百分百”城市品牌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市坚持用户思维、突出客户体验,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聚力打造“环境优、服务好、成本低、效率高”的一流营商环境,擦亮“亲商铜陵百分百”城市品牌。
聚焦市场导向,营造最优政策环境
推行涉企政策“免申即享”。 探索建立“一站式、无障碍”直达兑现机制,推动涉企扶持政策条款压降39.2%,三分之二实行“免审即享”,实现“企业一键申报、部门线上审批、资金限时直达”,共为183户企业兑现政策4855万元,对暂不能实行免申报政策的,申报材料压减一半,该做法被省政府宣传推介。
持续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累计降低企业负担40亿元以上。省级以上开发区均成立跑办服务中心,无偿提供项目投资审批代办服务,95%以上的招商签约项目实施帮办跑办服务。2021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188个,总投资691亿元。
试行创新产品“首张订单”政府首购。 在全省率先试点建立创新产品“首张订单”政策,对采购方首次购买使用我市创新产品,按采购合同金额的10%、最高30万元给予补助;鼓励产品供应方对“首张订单”投保规避风险,购买保险最高可获财政补助15万元,助推本地创新产品走向市场。2022年1月19日,铜陵蓝盾丰山等3家企业分别与陆科光电、华宝电缆、多元微分科技签约,标志着该政策在我市正式落地。


聚焦省时省心,营造最好服务环境
全面推行说“不”提级管理制度。 针对“历史遗留问题、跨部门多领域问题”等,全面推行说“不”提级管理制度,倒逼由简单说“不”向能动说“行”转变,真正把方便留给企业和群众。目前该制度覆盖64个单位和一县三区,200多个复杂难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创新做法入选“长三角地区机关党建共建共享百个一体化项目”。
建立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 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服务,创新设立政企沙龙模式,从制度层面建立企业反映问题受理、跟踪、督办、解决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诉求收集“百分百”、项目帮办“百分百”、问题响应“百分百”、跟踪回访“百分百”。收集汇总企业诉求和问题1893个,办结1697个。人民日报专版刊载《安徽铜陵:精准帮扶“四送一服”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推介典型做法。
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坚持数据赋能、流程再造,依托皖事通平台,打造206个“一件事”集成套餐式服务,个人事项全程网办率达100%;在全省首创7×24小时“不打烊”服务模式,无人智慧警局成为全省警界服务标杆,被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专文推介;铜陵有色成为全国首个自有境外矿山进口铜精矿监管通关模式试点,货物平均通关时间缩短3-5天,年节约企业成本1000万元以上。
聚焦简政放权,营造最快办事环境
聚力改革提效力。 实施行政审批改革质效提升行动,全市3.8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审批时限缩减至1.22个工作日、压缩69.7%;申请材料数缩减至1.7件、压缩60.4%;办理环节数缩减至2.4个、压缩46.7%。其中:企业开办实行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等事项“一网填报、合并申请、一次办理”,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企业设立仅需4小时。不动产登记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在全省率先实施“交房(地)即发证”试点。
强化监管激活力。 围绕“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信用分类抽查526批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获省政府2020年度真抓实干表彰。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常态化、规范化应用,监管事项清单认领、编制率达100%,风险预警处置率达100%。成立首家企业信用“唤醒”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信用修复服务,已为1142户失信企业重塑信用、重返市场,入选国家市场总局创新典型案例。
温情执法强实力。 健全行政执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落实《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严格做到清单之内不再罚,通过批评教育、责令改正等方式纠偏,变“一罚了之”为“温度执法”,为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提供宽容制度环境。2021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61万户。
聚焦公平公正,营造最佳法治环境
坚持平等保护,着力提升办案效果。 坚持市场主体诉讼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法律责任平等,依法审理各类商事案件,3年来共审理纠纷案件1195件。组成专门合议庭,依法审理金融类纠纷案件,累计审结金融纠纷案件201件、标的额38亿元。与市场监管局共建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机制和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推行知识产权“三合一”模式,建立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平均审结时限提速44%。
注重审处结合,坚决维护市场秩序。 开展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改革试点,通过合并公告、网上债权人会议等方式,破产案件平均审查周期由过去的21天压缩至9.5天,审理周期压缩至460天以内。3年来,市中院共审结破产案件20件,盘活资产17.2亿元,释放土地966亩。通过网络拍卖等多种形式加快资产变现,普通债权清偿率最高达到28%。在全省率先出台企业破产涉税处置政策,依法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积极引导协会通过破产重整、继续经营等方式,不断提高破产案件处置效率。
围绕建章立制,优化司法服务路径。 出台《“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4个司法服务政策,打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行网上立案、自主立案和跨域立案,立案服务实现“24小时不打烊”。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集成联动模式,全市在册调解组织47个、调解员241名,实现金融、合同、仲裁等重点领域调解全覆盖。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坚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以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改革方向,以营商环境20个领域专项提升行动为主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幸福铜陵新篇章。 编辑:小铜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政协开幕大会上,丁纯书记这些话催人奋进!

齐心抗疫与你同在 我就知道你“在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