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攀枝花:释放“就”动力 共创“业”未来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头条

2025-04-26 00:00 来源: 攀枝花日报
【字体:

  近期,攀枝花市《2025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出炉。今年,我市将继续以“稳就业、保民生”为主线,深化就业促进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全力以赴稳定就业,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民生福祉,推动攀枝花“做大蛋糕”,开创“共富”新未来。

  按照《工作要点》,2025年,攀枝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将全面完成精准就业服务促进机制改革、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数字赋能,构建“四智”服务新模式试点及分级分类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试点等重点工作,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千方百计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就业支撑。

  细读《工作要点》,我们看到了更多诚意满满的行动。

  全力助推“消底、提低、扩中”行动

  推进精准就业服务促进机制改革。印发《精准就业服务促进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数据库,搭建精准就业服务数字平台。落实低收入群体的3项“托就业”共富政策。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精准化服务水平。

  落实“就业促共富17条”政策措施。分层级实施“保障就业助共富”“充分就业助共富”“高质量就业助共富”专项行动。助力有劳动能力底部家庭动态清零、中低收入群体实现就业创业。

  多措并举稳就业保就业

  推进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各类就业创业补贴政策,提升“职等你来 就在花城”公共招聘品牌影响力,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50场。

  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确保用工服务时效性与精准性。

  做好就业形势分析研判,紧盯重点区域、行业、群体,密切关注重点指标,月收集、季研判,为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助力企业减负稳岗,按照规定落实企业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促进职工技能稳岗。

  积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完善2所高校就业服务站功能。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对“四类重点人群”实施“一人一策”结对帮扶。举办活动提升青年求职能力。

  开展失业领金人员就业帮扶,力争2025年底,领金人员增幅、领金人员占参保人员比例明显下降。

  抓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政策可及、服务可感。

  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支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地就近就业。落实奖补政策。保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稳定。

  持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动态更新重点群体创业信息数据库,精准推送创业补贴等政策。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深化社银合作,确保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低于1.8亿元。

  培育创业服务载体。构建覆盖全域、贴近群众、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阶梯式创业扶持平台体系。

  优化创业服务环境。开展创业活动,为创业者搭建资源对接及交流合作平台。落实“个人创业一件事”联办服务。

  统筹推进就业创业培训

  推行分级分类职业技能培训试点。出台全市分级分类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试点方案,推动培训质效提升。

  大力开展特色就业创业培训。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围绕我市“9圈21链”用工需求组织开展培训,推动培训就业协同联动。加强培训监管机制建设,保障就业创业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着力开展“四智”服务试点

  推动基层阵地建站成圈。因地制宜建设综合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站;在街道、乡镇嵌入式设立就业驿站;建设综合性或行业性零工市场。打造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载体。

  改造升级线上服务平台,拓展适合本地的零工市场功能和服务,探索合理运维模式,保障线上零工市场高效运行。

  探索就业服务新场景。梳理形成15类数据库,与企业和个人大数据画像精准匹配,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键式查询。为重点群体提供智能政策匹配、精准推送信息、主动上门服务等精准就业帮扶。

  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作用

  全面落实失业保险政策。

  建立失业保险协同追退机制。

  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市15分钟、乡村5公里”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圈。实现就业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广覆盖、用人主体广惠及、就业创业全贯通。

  实施专业化就创指导行动,为创业者提供精准化创业服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讲好“攀枝花就业故事”。(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 车东洪)

  审核: 周红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