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花磊 陆婷婷
曾经鲜为人知的普通村庄,如今化身为“青匠”非遗村、网红村,吸引万千游客慕名前来。今年以来,湾沚区六郎镇小陶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出圈”,连续四季成功举办的小陶村市集,已成为芜湖乡村文旅的一块金字招牌。
小陶村如何“破茧成蝶”成为网红村,它所在的湾沚区六郎镇正在打造的“大学小镇”模式又是怎么一回事?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乡村市集 火爆“出圈”
82岁的“帽子奶奶”张思霞是六安人,这是她第一次来小陶村市集。
“这些是纯手工羊绒帽子、围巾、手套,第一天销售了1万多元,现货全部卖完,今天来的顾客我只能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预订款式了。”张思霞说。
退休前,张思霞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从年轻时她就喜欢手工编织,与小陶村市集结缘是通过她的女儿李越,李越的摊位就在妈妈的旁边,售卖手工拼布DIY产品。
“我在芜湖工作生活,小陶村市集的第一季我就参加了,这次我们母女俩一起来,我们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惊喜,来的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特别喜欢我妈妈手工编织的羊绒制品。”李越说。
芜湖的冬天不期而至,可降温、大风也浇不灭游客的热情,11月16日—17日,小陶村市集第四季限定“返场”。据统计,两天时间,市集客流超过1万人次。
距离第一季小陶村市集半年多时间过去,从4月份第一季的10余个摊位,到此次40多个摊位,小陶村市集在小红书、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出圈”,客流量也从第一季的2000多人增长至上万人,非遗作品、文创、手工、传统美食、周边特产,在小陶村市集,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款“心头好”。
何静是安徽师范大学新传学院的研究生,她正在一个文创摊前驻足,摊主是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大四学生王文静,“这个叫钩织,是用毛线织成的挂饰、摆件、玩具,单价10元起,年轻人特别喜欢。”王文静说。“我平时就喜欢动漫、文创的小玩意,而且小陶村市集在小红书和抖音上很火,我是学新闻传播的,想结合专业来做下调研。”何静说。
正如李越、何静和王文静所说的那样,“限定返场”的小陶村市集吸引的大多是年轻游客。在小陶村,还有不少“驻村青年”,他们成了小陶村的流量“推手”。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师黄勤茹就是其中一位。
“大学小镇” 赋能振兴
小陶村所在的北陶行政村历来有“东官巷、西小陶”的说法,2012年,官巷村入选芜湖市第一批美好乡村示范村,经过改造,“枕水官巷”成功跻身4A级景区并为人熟知。
有了官巷的成功经验,2019年,小陶村经过了一系列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包括塘口清淤、道路和住房外立面改造以及房前屋后清理,展现出一派风软水清的江南风情。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芜湖浆染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就在今年,黄勤茹和她的团队将融合了芜湖浆染技艺的作品带上了2024中国国际时装周和2025米兰时装周。一开始,黄勤茹是想在小陶村建一个研学基地,鼓励学生产教融合,不定期举办讲座、文化交流等活动。六郎镇政府也希望和黄勤茹合作,以非遗项目为特色,通过建设非遗文化村落,引来人流,让村民们都能参与进来。
在黄勤茹的号召下,青年艺术家吴健、韩程等成立了“小陶村青匠非遗村落理事会”,一个结合了非遗、艺术、文创、美食等在内的“乡村文创市集”的创意应运而生。
经过前期策划、准备,2024年4月,小陶村市集第一季开市,市集开市即火爆,所有参与市集的摊主、手工艺人、艺术家都成了市集的自然推流手。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很快,第二季“小陶村青年文化市集”在夏天又开市了,而这一次,比预想的更火爆,有关“市集”的照片、图文、视频和直播通过小红书、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个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甚至有游客从武汉、上海等地专门赶来。
小陶村火了,市集“出圈”了,六郎镇政府和以黄勤茹、吴健、韩程等为主要成员的理事会又有了新的思考:如何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如何避免“出圈”昙花一现?是不是可以打造一个“非遗”和传统手工艺作坊基地,让艺术家和学生们可以在基地里开展创业孵化,村民也能“在村就业”,增加收入。
2024年11月,湾沚区、六郎镇与安徽工程大学三方签订关于共建“大学小镇”的战略合作协议,以“大学小镇”模式赋能乡村振兴方案正式出炉。
“目前,小陶非遗青匠村已经引进了锔瓷、刺绣、浆染、手制卷茄4个非遗工作室,还引入了来福咖啡、不睡国书屋等青年人喜欢的新兴业态。”六郎镇党委宣传委员曹娟介绍。
“依托‘大学小镇’模式,我们将充分发挥校、地合作优势,探讨建设常态化市集的可能性。”六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琦说。
根据规划,在前期“青匠”非遗村落的基础上,双方充分发挥安工程纺织服装学院的专业优势,建设中国纺织非遗文化馆、江南水乡服饰文化基地,在保护纺织非遗的同时,推动更多年轻人参与纺织非遗的传承创新,激发产业的经济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有了年轻人的加入,未来的小陶,远不止有火爆的市集,还将是“一半烟火一半诗”的乡村振兴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