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让密室遇险也能“安全逃脱” ——南京市全面推广密室逃脱场所 “1+1安全模式”成效明显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文化旅游

2025-02-11 00:00 来源: 市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2019 年 1 月 4 日,波兰一家密室逃脱场所发生火灾,致 5 人死亡、 1 人受伤,死者均为 15 岁女孩。 2022 年 4 月 24 日,广东湛江市一家密室逃脱场所发生火灾,造成 1 人死亡。 2023 年 5 月 5 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 11 岁女孩玩密室逃脱摔成九级伤残。 2023 年 5 月 17 日,江苏首个密室逃脱案宣判,被告商家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以上 4 起案例都是由密室逃脱场所内的消防安全隐患所致,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南京市 在全市 所有门店中全面 推广密室逃脱场所 “1+1 安全模式 ” 有效解决这一安全隐患,受到行业普遍推广。

  按照 “ 百度百科 ” 定义,密室逃脱是一种需要玩家在 密室 内寻找线索,解开各式谜题,并以逃离密室为目标的益智 冒险类游戏 。 密室逃脱场所具有 “机关”重重、通道狭窄、灯光昏暗、玩家容易被困等特征,其“机关”设置玩法与消防安全要求具有反向性,成为行业监管中的“痛点”。

  南京市文旅局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依据国家文旅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经过两年多实践,3 次组织全市密室逃脱场所店长业务培训,着眼解决行业监管中的 “ 痛点 ” ,在全市 所有门店中全面 推广密室逃脱场所 “1+1 安全模式 ” ,以消除场所内的安全隐患。 主要做法: 一是推广 “ 一键开机关 ” 装置。 主要解决场所因突发火情、机关锁死等导致玩家被困等特情,通过场控人员一键总控、前台人员电子遥控、游戏玩家手动操控等方式,实现应急灯通亮,场所内的门禁系统、密码锁、电子锁、机械锁全开。这一做法已被国家消防救援局、文旅部写入《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消防安全指南(试行)》。 二是推广 “ 一张火情应急处置卡 ” 。 针对密室场所 当班人员少 、作业分布散、场控能力弱等问题 ,以店长、场控人员、前台人员为当班店员,按火情发生后1 分钟、 3 分钟、 5 分钟时序,明确当班店员应当掌握的职责分工、处置流程和操作技能,要求员工 “ 一个不落 ” 熟知、场所 “ 一个不落 ” 张贴和 “ 一个不落 ” 组织演练 ,一旦 遇到险情时,玩家 “ 有处可逃 ”“ 遇事能逃 ”“ 想逃就逃 ” 。

  目前, 南京市 现有已备案的密室逃脱经营场所 70 家,全面推广 “1+1 安全模式 ” 以来 , 未发生安全事故, 有效杜绝了这类场所的安全隐患。 “ 1+1 安全模式”经验被省文旅厅转发推广至全省 327 家密室逃脱场所,并由中国文化娱乐业协会向全行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