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文件政策

2024-02-05 00:00 来源: 芜湖市人民政府
【字体:

  序号

  工作任务

  牵头责任单位

  2023年全年完成情况

  备注

  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步,城乡收入比水平保持全省前列。

  市农业农村局

  市人社局

  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6元,城乡收入比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41783元 。

   

  2

  单位GDP能耗降幅和碳排放降幅、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省下达任务。

  市发改委

  市生态环境局

  市发改委按月梳理分析重点企业能耗情况,对能耗增长较快的企业,及时对接有关县市区(开发区)了解企业用能增长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督促县市区(开发区)加强调控。同时,按季度通报能耗强度控制目标进展情况,督促各县市区(开发区)压实责任目标,强化工作调度。

  2023年芜湖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重、氨氮重点工程累计减排工作有序推进。

   

  3

  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实施“服务赋能”专项行动,出台稳岗留工、企业“开门红”“全年红”等稳岗纾困政策,升级惠企政策网上超市,真正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

  市数据资源局

  市财政局

  市经信局

  市人社局

  1.扎实开展稳岗留工、稳岗纾困工作。在全面落实中央、省稳就业政策措施基础上,对稳岗增岗的市场主体给予助企“开门红”补助;对高校毕业生来芜留芜就业,发放生活、社保、面试补贴;对返芜就业人员,发放返芜就业社保补贴,进一步完善了与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经济升级相协调、相衔接的就业促进政策体系。

  2.升级惠企政策网上超市,率先实现“四网联通”,推动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全市1120项惠企政策,惠及企业和个人7.4万 人 次。

  3.出台助企纾困、支持战新产业、市场主体贷款贴息等政策举措,产业政策体系更加集约、高效、管用。

   

  4

  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实施民营龙头企业五年倍增计划,力争10家企业进入省民营企业营收100强。

  市经信局

  市工商联

  1.实施民营龙头企业五年倍增计划。推动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榜2023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列第297位,较去年提升12位。

  2.省工商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安徽省2023年度百强民企榜单,芜湖市入选营收百强15家、制造业综合百强12家、服务业百强9家。

   

  5

  推深做实“1%工作法”,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做强“1%工作法”物流直通车,推动我市冷链物流提质增效。举办汽车、船舶等行业性重大产需对接活动15场次,通过搭建大中小企业合作平台,促进企业开拓市场、深度合作,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惠共融。推动《服务企业“百分之一工作”实施指南》地方标准获批发布,为精准、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基本的遵循。

   

  6

  进一步优化“获得电力”营商环境,节约企业接电费用。

  市发改委

  1.进一步细化电力接入工程“零投资”实施细则,各县市区同步出台项目申报、资金结算等实施流程。

  2.强化政企协同,率先实现“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简化并实现电力接入工程行政审批线上一站式办理,落实供电可靠性管制等政策机制,以政企“内转”提高服务质效。

  3.深化数字赋能,全省首家实现政务云网和营销系统的贯通,实现用户身份在线“刷脸”验证和身份证、产权证、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自动获取,办结“房产+电表”联合过户800余件,1000余户用户使用电子证照办电,办电效率显著提升。

  4.承接省创优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持续降低小微企业电力接入成本”相关做法被省营商办在全省推广。

   

  7

  开工建设长江南路快速化、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G329市区江北段。

  市重点处

  市交通运输局

  长江南路快速化已于2023年1月18日开工,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G329市区江北段已于2023年2月28日开工。

   

  8

  完成芜湖长江大桥升级改造。

  市重点处

  三山经开区

  2023年三季度已完成芜湖长江大桥升级改造工作。

   

  9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支持民营经济方式,放大政策贴息撬动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市金融局

  市发改委

  1.出台《芜湖市助企纾困助力企业平稳发展若干政策举措》,依法依规建立助企纾困企业“白名单”,通过助企投资基金、“助企纾困担”担保产品和对企业新增贷款给予贷款贴息等支持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2.出台《芜湖市中小企业优化实施方案》,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担保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 融资,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3. 研究制定《芜湖市促进民间投资行动方案》,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增强民间资本信心和活力。组织民营经济企业参加全省民营经济座谈会,解读培训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

   

  1 0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市发改委

  市商务局

  1. 开展2023年皖美消费新场景评选工作,在2023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百佳”名单中,我市共有11个消费场景成功入选。

  2.制定实施《“徽动消费·生活芜优”2023年促消费行动方案》,2023年以来开展促消费活动540余场,参与企业1.3万家次。

  3.印发《关于开展岁末年初“芜湖消费”主题促消费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抢抓岁末年初关键时点,谋划消费券和促消费活动,围绕限上小微、限上吃穿用和限下抽样等几项薄弱指标持续发力。

  4 .积极推动我市电商企业、电商基地参加“双十一”等线上促销活动。

   

  11

  布局建设更多地标性文化场所、休闲街巷、消费中心,通过推动供给创新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促进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加快恢复。

  市商务局

  市文旅局

  1.制定《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建设区域文化旅游中心的实施意见》,坚持文旅融合、数实融合,加快构建产品供给、宣传营销、市场治理“三大体系”,打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南陵县“花海石林”旅游风景道入选第二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以“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为抓手,开展“爱在鸠兹”芜湖文旅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81场次。

  2.加快休闲街巷、消费中心建设。安徽福兴农产品集配中心项目已投产运营。三山经开区星悦广场完成建设,已于2023年12月30日开始营业。赭山中路宜邻中心已完成建设,正在开展招商工作,部分业态已于2023年12月18日开始试营业。

   

  12

  深化“一带一路”、RCEP经贸合作,紧抓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机遇,大力开展“徽动全球•出海芜优”行动。

  市商务局

  1.持续推进“徽动全球 出海芜优”出海行动,累计组织推动150余家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

  2.组织全市150余家企业参加培训班;组织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参加“抢抓RCEP机遇 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报告会议”,进一步学习领会RCEP政策规则,了解成员国市场情况 。

  3.召开锂电池产品出海座谈会,组织储能行业企业及外综服企业参加,分析储能国际市场,介绍品牌出海战略,打通企业出海通道。

   

  13

  推进外贸倍增行动计划和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实现进出口总额140亿美元以上,力争达到150亿美元,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20家。

  市商务局

  坚持培育与招引相结合,持续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兴贸通,申报省级外综服企业;支持一达通,不断提升我市通关、物流、金融、结汇等方面外贸综合服务水平,提高外贸企业孵化培育能力,培育更多外贸主体,厚增外贸发展潜力。加强外贸企业出口品牌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4家企业 获批 2023 年 度“安徽出口品牌”,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获批“安徽出口品牌”21个。

   

  14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医疗救治体系。

  市卫健委

  因时因势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迅速把工作重点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畅通危急重症患者就医绿色通道。建立分级分层诊疗救治体系,做好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开展巡回诊疗,落实医疗机构互相帮扶机制,依托医联(共)体牵头医院开展线上、线下、下沉带教等多种培训,全面提升应对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

   

  15

  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发挥中医药作用。

  市卫健委

  市医保局

  1.皖南中药制剂中心已全面投产;继湾沚区成功创建芜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后,无为市中医医院完成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工作。

  2.根据市级储备库剩余防疫应急物资效期等情况,制定防疫应急物资分配方案,做好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医药物资调配。

   

  16

  聚焦十大新兴产业25个具有优势的细分领域,重点抓集群形成,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力争增长10.5%。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

  印发《芜湖市十大新兴产业聚焦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导则(试行)》(芜战新〔2023〕2号),含优势细分领域考核办法和重点项目竞赛办法,强化新兴产业聚焦发展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2个基地在2022年度全省考评中获AAA级。

   

  17

  出台支持首位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品牌、上市融资、跨界融合、完善配套。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

  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关于聚焦首位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行动计划》 , 召开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

   

   

  18

  实施十大新兴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行动,精准招引有控制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面向未来的科创型企业。

  市政府办公室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投促中心

  1.出台《芜湖市十大新兴产业聚焦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导则(试行)》,组织开展十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竞赛,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建设评估与管理,构建创新引领、协同有力、集聚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2.按 季度对“双招双引”统计监测结果进行通报,针对落后指标,积极开展会商研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提升举措。

  3. 2023年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42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家。

   

  19

  深入实施“工赋芜湖”行动,建成市综合服务平台,对接省“羚羊平台”,推动更多应用场景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放。

  市数据资源局

  市经信局

  1.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上线。

  2.推动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省“羚羊平台”,借助羚羊平台推广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

   

  20

  建成信通院工业互联网创新推广中心,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模式。

  市经信局

  中国信通院经开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中心建成开馆,举办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试点示范推进大会,邀请行业专家和国内、市内优秀企业代表共同交流探索平台赋能园区创新应用。

   

  21

  实施标杆示范培育行动,新增100家标杆示范企业、800家中小企业登云。

  市经信局

  实施标杆示范培育行动,走访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政策兑付工作。 积极 培育标杆示范企业、中小企业登云。

   

  22

  打造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个。

  市经信局

  2023年我市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20家。

   

  23

  办好第三届数字孪生大赛。

  市经信局

  第三届数字孪生大赛在赛题设计上与芜湖市制造业实际痛点问题紧密结合,共设置算法赛和创意赛两个选题方向,已吸引769支团队、1832名选手报名,收集作品459个,宣讲覆盖北大等百余所高校。

   

  24

  深入实施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

  市商务局

  制定第三产业发展壮大2023年工作要点。在全市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开展露营生活节、帐篷节、篝火晚会等系列活动。推出“博物馆夜市”、夜展夜游等体验活动,举办欢乐芜湖青年博创市集。依托芜湖大剧院、百花剧场等演出场所,引进话剧、演唱会等演出活动。

   

  25

  实施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成宝特多式联运中心、京东芜湖智能供应链产业园等项目。

  市发改委

  1.开展第二批省级冷链物流基地和冷链集配中心申报工作,旷云产业园获批冷链物流基地、宇培跨境冷链获批冷链集配中心。

  2.京东芜湖智能供应链产业园已建成。

   

  26

  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5家。

  市经信局

  21户企业成功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27

  优化提升生态水系,推进惠生联圩生态公园、江北滨江CBD建设,打造“品质居岛”。

  江北新区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编制《江北新区大龙湾片区蓝绿空间及旅游专项规划》《西湾花园片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专项规划》《江北新区综合地下管廊专项规划》和《江北新区公共充电桩及综合能源港布点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实施“六百工程”, 推进 大龙湾片区绿道、水系等配套建设 及 芜湖北站北侧围合区水系治理(一期) 等项目建设 。

   

  28

  推进“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改革。探索专业性“园中园”发展。

  经开区

  拟定 体制机制改革 细化 方案,不断完善机构职能,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全面推进改革工作。

   

  29

  完成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构建空铁水公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争创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市发改委

  市交通运输局

  市自规局

  已完成芜湖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 , 获批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芜湖宣州机场总体规划修编 已 获 批 。

   

  30

  建成宁芜高速改扩建工程。

  市交通运输局

  已于2023年12月29日全线建成通车。

   

  31

  开工建设芜宣机场改扩建工程,打通周边公铁通道,加密全货机货运航线。

  机场公司

  市发改委

  市交通运输局

  湾沚区

  芜宣机场始发航线已开通41条,通航33个热点城市,常态化执飞芜湖至深圳、北京、郑州国内全货机航线。

   

  32

  把数据集群作为芜湖发展的最重要增量,围绕数字经济强化新基建,开工建设中国电信 大数据产业园三期、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等项目,打造绿色高效数据中心底座。

  市发改委

  市数据资源局

  积极推进联云世纪芜湖AI大数据生态园(一期)、中国电信芜湖大数据中心、中国联通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等数据中心项目报批。 积极推进 中国电信大数据产业园三期项目开工 建设 。

   

  33

  围绕“五数”体系,健全项目准入机制和指标体系,丰富多样性算力供应与创新,构建数字经济全产业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全国十大中心集群先行者和示范区。

  市经信局

  市数据资源局

  1.芜湖集群起步区六大中心正在加紧进行装修施工。研究制定支持智算中心建设的配套保障政策。

  2.数字经济产业园首栋主体建筑封顶。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和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带动数据中心提高能效水平、绿色低碳发展。

   

  34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全创改”“合芜蚌”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市发改委

  市科技局

  紧扣“产业+科创”,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出台《芜湖市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建成安徽科技大市场芜湖分市场,开展“千企大走访”,制定常态化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分产业领域召开10场“科技畅聊会”,举办安徽“双创汇”专场活动5场,各类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80余场,促进 多 项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有效对接。安徽工程大学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创改揭榜名单。

   

  35

  稳步扩大自贸片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40项制度创新成果。拓展保税维修、保税研发、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建成智能保税仓二期。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深化与浙江舟山片区、宣城联动创新区合作。

  自贸区芜湖片区

  自贸区芜湖片区制度创新 任务已完成 。 智能保税仓二期已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

   

  36

  强化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推动国有资本证券化,推进市属国企布局新兴产业,参股更多上市公司。

  市国资委

  加强与中介机构对接,组织市区两级对孵化器、工业厂房类资产进行摸排。持续推动市宜居公司盘活存量资产,新增参股上市公司4家。

   

  37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优化资金使用方向和支出方式,精准滴灌发展需要。

  市财政局

  整合 预算项目 ,形成规范明晰的项目管理框架。合并重点同类支出项目实施,进行集约化管理。取消绩效评价不佳、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的低效、无效政策。科学统筹上级转移支付、部门结转结余和财政存量资金,用于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任务保障。

   

  38

  主动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平台建设。

  市发改委

  《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由国家发展改革 委 印发实施 , 文件中明确提出推动虹桥枢纽与芜湖联动发展,并在具体措施上2次“点名”芜湖,分别是加快芜湖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推动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优化算力布局。根据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我市融入虹桥工作方案,明确融入路径和措施。在省长三办统筹指导下,配合省长三办制定安徽联动发展区措施。

   

  39

  打造高端人才集聚中心、创新型企业研发中心和面向国际的交流中心,引进沪苏浙更多高品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资源。

  市人才集团

  市产创中心

  加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建设。

  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举办“紫云英花开 芜湖等您来”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招聘活动,组织89家次企业发布4000余个岗位。组织安理工芜湖研究院,安工大芜湖研究院等开展“扬帆计划”、“校企双走进”等活动,组织2000余名学生来芜实习、参观。

  积极开展长三角大院大所合作,开展学研对接交流活动6次。

   

  40

  升级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市发改委

  积极跟踪省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相关政策,指导各有关园区对照建设指引,围绕产业融合、创新引领、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等方向,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省际产业合作样板园区。

   

  41

  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42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争创“五育”并举实验区。

  市教育局

  公办园建设项目完工率达到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1.8%。我市获批安徽省首批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

   

  42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70%以上。

  市教育局

  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市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已接近80%。

   

  43

  把教师作为教育第一资源,培养各级骨干教师2400名。

  市教育局

  对照骨干教师评选标准,2023年共培养各级骨干教师2881名。

   

  44

  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全覆盖。

  市教育局

  建立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台账,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兼职情况进行 跟踪 统计,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全覆盖。

  评选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5所学校为第一批芜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芜湖市第二中学等28所学校为 第 二批芜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45

  推动皖江学院新校区顺利开学,建设应用型大学。

  市教育局

  皖江学院新校区加快建设并于2023年秋季学期顺利开学,共有6300多名学生进入新校区学习生活。

  鼓励学校积极向以工科为主的应用型高校转型,围绕首位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等13个工科专业;2023年招生3100人,其中工科类专业招生1400人;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4 6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增开“午间门诊”“晚间门诊”。

  市卫健委

  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均开设专科“午晚间门诊”,科学合理设置午晚间的形式、内容、时间段,与正常门诊和夜间急诊无缝对接,运用信息化预约平台,对午晚间和无假日门诊实行预约,单独设置此时间段的预约号源并向社会开放,开通挂号、就诊、收费、取药一站式服务,配套解决患者就诊需求,满足群众在不同时段就诊需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4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100%。

  市卫健委

  截至2023年底,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 化率 达到100%。

   

  48

  创新医防融合、医养结合机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

  市卫健委

  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提高监测预警敏感性。加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针对食源性疾病、职业健康、空气污染等领域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加强传染病医院建设,全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均建设独立的感染病区和可转换病区,市属及各县市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设相对独立、规范标准的传染病区或可转换病区。

   

  49

  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创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覆盖率达40%,完成适老化改造1000户以上。

  市民政局

  1.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召开养老护理技能提升培训中级班、养老机构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参加安徽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我市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和优秀组织奖。湾沚区红杨珩琅山玫瑰谷•桥乐居康养基地入选安徽省2023年长三角康养基地。全市已建设1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2.推动村级养老服务站和居家适老化工作开展。2023年我市应建设村级养老服务站63个,已完成建设63个,完成率100%,村级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50%以上;完成适老化改造2458户,完成率超100%。

   

  50

  实施“欢乐芜湖”品牌提升行动,策划露天音乐节、长江文化交流艺术周等国际性活动。

  市文旅局

  1.在上海举办“欢乐芜湖 嗨玩一夏”推介会。

  2.举办芜湖神山音乐节暨首届大学生乐队大赛、首届长江文化艺术交流周,编制“玩转芜湖”手绘地图,拍摄神山文旅宣传片,制作神山主题曲。开展自媒体培训和秋季采风活动,提升自媒体文旅宣传积极性。

   

  51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

  市委宣传部

  印发《贯彻落实〈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方案〉工作举措》 , 对我市推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点任务进行系统部署,聚焦数字和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推动我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芜湖地方文化归属感,提升芜湖文化软实力。

   

  52

  加快芜湖古城二期、三期建设,积极引入体验式、互动式业态,满足市民可感受、可参与、可共情的文化需求。

  市住建局

  古城二期地块已完成梧桐巷区域建设;古城三期西入口地块已完成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编制、评审、报批等工作。

   

  53

  推动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推进繁昌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市文旅局

  繁昌区

  圣雅各中学旧址修缮工程 完成 竣工验收;芜湖市重点文物建筑和遗址数字化保护与资源应用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并结项。完成繁昌窑环境整治二期及基础设施工程(入口部分)主体施工,并通过竣工验收。

   

  54

  开展更多非遗项目展示展演。

  市文旅局

  1. 组织 芜湖铁画大师作品赴上海松江等6座城市开展巡展。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主场活动,展销展演63个非遗项目 。 举办“大地欢歌·夏之风”2023芜湖市文旅惠民活动暨中国·陶辛水韵第六届荷花艺术文化季系列活动。

  2.持续推进非遗“五进”,“周末剧场·红色大蓬车”走进高沟镇、火龙岗街道等地。开展芜湖、蚌埠、六安、铜陵四城联动非遗美学传播活动;举办“未爱携手 点亮未来”非遗美学美育青少年夏令营活动。

   

  55

  深化“全民共读”,举办周末剧场、文创市集、创意快闪等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市文旅局

  新建城市阅读空间60个,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被中国作协评为全国首批“全民阅读推广城市”。

  举办首届长江文化艺术交流周诗歌朗诵会。举办“逐梦光影 长江有约”主题公益露天电影放映展播活动。组织“你好,长江!”十里江湾千名大学生创意快闪活动。完成“欢乐芜湖·周末剧场”演出30余场。

   

  56

  建立以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让暖民心行动深入人心。

  市发改委

  暖民心全年任务已全部完成。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上线2023年芜湖市暖民心行动宣传片《暖心生活,为你而来》,拍摄短视频4期;组织线下群众互查工作;开展暖民心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在市主流媒体公布。

   

  57

  金牌物业企业达到20家。

  市住建局

  目前金牌物业企业已累计达到20家。

   

  58

  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500个。

  市住建局

  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847个。

   

  59

  完成55个菜市改造升级。

  市商务局

  已完成。

   

  60

  新增城乡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161个,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暖民心行动。

  市民政局

  推动助餐点建设。制定出台《老年助餐服务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截至2023年底,全市新增老年食堂(助餐点)共163个,其中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98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65个。

   

  61

  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占比达15%,新增托位6000个。

  市卫健委

  市教育局

  新增 托位7145个。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占比达27%以上。

   

  62

  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300套,改造老旧小区104个、棚户区5600户。

  市住建局

  2023年全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8348套,104个老旧小区全面完工,开工棚户区改造5623户。

   

  63

  建成4个“宜邻中心”,配齐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等八大服务功能,争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市宜居公司

  赭山中路、云从路、千岛湖路、罗兰小镇4个宜邻中心已竣工交付。

   

  64

  升级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

  市发改委

  市水务局

  市生态环境局

  完成智慧长江芜湖综合管理平台升级改造项目验收。部署开展“蓝盾”系列清江行动,强化涉水安全管理落实。开展巡查检查,积极发挥多部门联合执法效用。加密重要河道巡查频次,加大夜间突击执法力度,对敏感水域和市际交界水域进行蹲点驻守。完成中央 、 省级 层面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

   

  65

  聚焦水质、水量、水位、水安全,实施主城区水体水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消除劣Ⅴ类水。

  市住建局

  完成入河排口和沿河截污设施排查1150处,暗涵排口56处,暗涵清淤20处。清理涉水违建23处。整治暗涵内混接排口37处。 完成 天门山片区污水管网整治。整治两垾流域等重点区域源头排水单元73个。

   

  66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建成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二期、镜湖区道路排涝工程等项目。

  市生态环境局

  市住建局

  完成《芜湖市典型区域地表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等3项海绵城市建设课题研究。初步完成海绵城市智慧平台系统搭建工作。

  《芜湖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 经 芜湖市人大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镜湖区道路排涝工程项目已完成红光路、天香苑支路、东郊路、二街、柳春路、环城西路、渡春路开挖及非开挖修复,累计完成雨水管网改造3公里。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二期已于竣工投入运营。

   

  67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市生态环境局

  对疑似重污染天气未覆盖企业开展核查,对涉气企业“应纳尽纳”,同时确保减排措施“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

  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常态化开展预警预报分析,提前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削减污染过程对芜湖市影响。截至2023年底,仅4月份因沙尘影响出现1个重污染天。

   

  68

  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高耗能行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绿色信贷余额达650亿元。

  市发改委

  市金融局

  印发能源领域、工业领域、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举措、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等工作方案,加快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组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一企一策”节能减煤降碳诊断和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深入挖掘节能减煤降碳潜力。

  印发《芜湖市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试行)》 , 制定《“绿动江城 金融芜优”芜湖市绿色金融劳动竞赛实施方案》,鼓励辖内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

   

  69

  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用绣花功夫精雕细琢。

  市城管局

  市住建局

  编制完成《芜湖市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方案》 《芜湖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2022—2035 )》, 建立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层级和社区层级两套指标体系。

  开展大绿化建设,截至2023年底,完成新增绿地面积166万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46万平方米,绿道33公里。赭山路(长江路-文化路)(弋江路-北京路)整治提升工程、卡子口下穿刚改柔工程完工。北京路(安徽工程大学-中江大道)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长江路高架工程与银湖路衔接段(芜纺支路交叉口)提升工程、道路沿线文明创建工程、城市照明设施整治、道路慢行安全系统专项整治提升工程、临江桥整治提升工程、弋江路跨北京路桥下空间整治项目等项目已全部完工。

   

  70

  推进城市燃气、供水等老旧管网修复改造。

  市住建局

  燃气:累计完成老旧燃气管网改造145.07km。

  供水:完成 供水管网改造 14.05公里。

   

  71

  实施39个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项目,启动“安全慢行”工程。

  市住建局

  已 完成。

   

  72

  加快实施滨江地块、老船厂、堂子巷、老八中等城市更新项目,高标准设计建筑形态、运营业态、功能品质等,展现城市之源、魅力之源,争创城市更新试点城市。

  市住建局

  市自规局

  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中 。

   

  73

  构建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外龙窝湖湿地自然公园、凤鸣湖生态公园,新建、改造口袋公园50个。

  三山经开区

  经开区

  市自规局

  市城管局

  龙窝湖公园 、 凤鸣湖流域生态治理项目 正在有序推进 。50个蕪小園·口袋公园已全部建成并开放。

   

  74

  开展林荫道建设和“小老树”整治工作,展现城区“绿量充足、四季多彩”的美景。

  市城管局

  1. “小老树”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

  2.赤铸山西路林荫道已完工。北京路(安徽工程大学-中江大道)林荫道建设已完成。

   

  75

  森林覆盖率达28.6%,湿地保护率达52.5%。

  市自规局

  1.2023年,完成人工造林1.1万亩,森林抚育3.83万亩,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已达28.62%。

  2..稳步推进湿地保护率提升工作,2023年底我市湿地保护率54.84%。

   

  76

  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赋农行动,加快打造6个百亿级绿色食品全产业链。

  市农业农村局

  新增数字农业工厂10个、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20个。

   

  77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新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0个,建设智慧“芜湖大米”示范基地28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

  市自规局

  对智慧农业、芜湖大米开展广告宣传;推介芜湖大米积极参加相关农展、农交会及米质评比等会议;2023年,全市智慧“芜湖大米”种植面积达28万亩;建设省级数字农业工厂7个,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10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个,新增冷藏保鲜设施60个。

   

  78

  扩大“大托管”试点,推动300亩以上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小田变大田”25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

  全市累计实施大托管25万亩,完成年度任务。

   

  79

  探索建立企业+农户+农业科技人员“三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家。

  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全市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54家。

   

  80

  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新增耕地1万亩。

  市自规局

  2023年,我市新增耕地1.1419万亩。

   

  81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增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65个,建设“四好农村路”400公里。

  市农业农村局

  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度我市共获批72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四好农村路” 400公里建设工程完工率100% 。

   

  82

  深化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应用,探索“多卡合一”“多码合一”。

  市数据资源局

  市人社局

  1.印发《芜湖市“安徽码”推广应用工作方案》,逐步推进安徽码场景对接工作。

  2.印发《关于印发2023年深 入 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进一步发挥社保卡的身份识别、资金发放、缴费支付的功能,拓展社保卡在公共服务、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3.拓展社保卡发卡覆盖面,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355.7万人,电子社保卡签发289万张。深化“资金发放一卡通”,实现人社领域资金全进卡,财政惠民资金和财政统发人员工资进卡率稳步提升。拓展“一卡办事”应用场景,以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为基准,推进各部门社保卡应用深度。

   

  83

  推进规模企业就业扩量、服务业就业提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60%的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标准。

  市人社局

  我市 60%的城市社区到达“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完成目标任务;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2.37万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51人,落实各项就业奖补政策9300万元。

   

  84

  新建健身步道90公里、百姓健身房27个。

  市体育局

  2023年,我市共完成新建健身步道97.65公里,新建百姓健身房27个。

   

  85

  有序衔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

  市人社局

  市医保局

  根据国家、省关于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文件要求,统一规范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通过统一基本医保待遇政策,为做好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奠定坚实的基础。

   

  86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供养率超65%。

  市民政局

  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筑牢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防护网”。提升特困人员认定及救助供养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解难”作用。对群众突发性、紧迫性生活困难,做到应救尽救。截至2023年底,全市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69%。

   

  87

  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市退役军人

  事务局

  1.按照《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标准》,完成创建迎检材料整理汇编 , 积极做好迎检准备。

  2.进一步加强支持部队建设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落实。

  3.举办芜湖市“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命名大会。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市领导走访慰问海军“芜湖舰”、申报参加全国双拥办组织的“城连共建”活动、承办全省社会化拥军座谈会暨双拥工作培训会,推动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88

  放大“紫云英计划”品牌效应,优化人才驿站功能,构建人才制度优势。

  市人社局

  市人才集团

  对紫云英人才驿站线上系统进行了升级,系统于8月1日正式上线,为意向在芜求职、创业和实习、见习的人才提供人才驿站免费住宿。2023芜湖紫云英金秋人才周期间为来芜参加2023神山音乐节的大学生乐队成员、乐队粉丝及来芜参加首位产业专场招聘会的市外人才代表376人发放城市体验券,参加城市体验活动并打卡激活体验券。

   

  89

  举办高质量冠名班和学徒制班,培养跨学科、实战型人才,打造创业培训、指导、融资、孵化、服务等全链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市教育局

  1.全市遴选50个校企合作订单班,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合作育人、定向就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2.组织中职学校进行1+X证书制度试点秋季申报工作。

   

  90

  促进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养一批科技产业职业经理人。

  市产创中心

  举办芜湖市技术经济人(中级)培训班,开展产学研活动19次,促进高校与产业融合发展。

   

  91

  新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个,新聘“产业教授”80名。

  市科技局

  市教育局

  分批次 遴选校企合作示范企业 、 校企合作示范学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新聘产业教授163名。

   

  92

  推进全域孵化区建设,实施孵化载体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建成市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80家。

  市人社局

  经材料初审、实地查验、现场评审路演等工作,2023年全市建成市级创业孵化载体83个。

   

  93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发展,健全青年创业项目发现、追踪、落地联动机制。

  市人社局

  1.深化“创业芜优”品牌效应,开展各类创业培训。开设2期“创业芜优”训练营,帮助创业者创办企业。

  2.举办第二届“创业芜优”暨创业安徽大赛市级选拔赛决赛,组织优秀项目参加第二届创业安徽大赛。牵头联合南京都市圈10地成功举办了南京都市圈第二届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我市选送的三个创业项目分获决赛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和创意奖。

  3.推出青年创业梦想课堂,按月采用“2+1+1”模式,努力提升青年创业能力。打造“创业芜优”一体化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场地、创投服务、创业问诊等服务,有效降低创业成本。

   

  94

  持续推进促进就业认知行动,打造高校学生认知芜湖、热爱芜湖、留在芜湖的完整引才链条。

  市人社局

  聚焦大学生入学—就业全周期,实施高校毕业生促进就业认知行动,通过设立高校“就在芜湖”服务站、招募大学生服务专员、开发职业能力实践提升路线、发布实践岗位、打造留芜就业创业赛事平台等举措,实现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见习培训同频共振,全年开展各类促进就业认知行动1785场,覆盖大学生30万人次。

   

  95

  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五年行动,培育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力争培育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家以上。

  市经信局

  2023年,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户。

   

  96

  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布局产业研究院和一批科技成果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申报10个省重点实验室、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等,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创新创业生态。

  市产创中心

  市科技局

  围绕我市十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申报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023年新认定市级概念验证中心1家、中试基地1家,全年累计获批省重点实验室、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16家。

   

  97

  建成湾谷科技园、天门方舟产业转化中心一期等5个创新园,开工建设老船厂智慧港、凤鸣研创中心、南站科技园等。

  市科技局

  建成湾谷科技园、芜湖建筑科技产业园(启动区)、无为市科技创新园一期、春谷3D打印与激光创新园区一期、京东智能产业园等5个创新园区,老船厂智慧港、凤鸣研创中心、南站科技园等创新园区开工建设。

   

  98

  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构建“一湾四极”空间布局。

  市自规局

  已于2023年二季度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99

  统筹征地拆迁、收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四个计划,系统配置资源,推动城市成片集聚开发。

  市发改委

  市自规局

  市土储中心

  市住建局

  采取“小步快跑”、优先供应优质地块等方式,提高土地供应精准度,统筹做好刚需和改善住房需求的供应,2023年市区出让经营性用地27宗2551.02亩。

   

  1 00

  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将亩均效益评价范围拓展到占地5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落实用地、用能、创新要素与亩均效益挂钩政策,鼓励传统产业“零增地”技改。

  市经信局

  1.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全市15家制造业企业入选全省首批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江北新区、无为经济开发区、新芜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南陵县入选安徽省“亩均论英雄”改革优秀案例。

  2.大力推广“亩均英雄贷”。2023年我市共发放“亩均英雄贷”379亿元。无为市入选全省“亩均英雄贷”提效试点地区公示名单,全省仅7个县市区入选。

   

  1 01

  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为优质项目腾出能耗空间。

  市经信局

  通过2023年度芜湖市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绿色技改项目进行 支持 。

   

  1 0 2

  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扩大虚拟电厂应用,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和长江LNG接收(转运站)项目,促进绿电本地消纳。

  市发改委

  积极开展虚拟电厂二期试点建设,芜湖电厂独立储能项目建成并网。LNG接收站项目2023年已完成投资5.5亿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8万千瓦。

   

  1 0 3

  力争开工华电二期4号机组、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

  市发改委

  正稳步推进中 。

   

  1 0 4

  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6万千瓦。

  市发改委

  2023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8万千瓦。

   

  1 0 5

  推进财政与金融协调,放大财政资金效能。

  市金融局

  市财政局

  印发《芜湖市市场主体贷款财政贴息办法》,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大中小微企业及6月1日后新成立的市场主体给予贴息,单户不超过2000万元。加大对政策的宣传推介,强化政策导向作用。

   

  1 0 6

  实施“双招双引”和政府性投资项目两个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动态组建重大项目金融服务联合体,有效置换在建项目资金,盘活存量资产,保障新上项目资金需求。

  市发改委

  市金融局

  市财政局

  持续落实《芜湖市双招双引重大项目金融综合解决服务方案》,组建了若干个以大型的、有影响力的机构为主导,相关机构参与的金融投资联合体。定期摸排”双招双引“项目融资需求,组织金融机构与项目主动对接,畅通项目融资渠道,共组织全市17家金融机构对接”双招双引”注册项目209个。

   

  1 0 7

  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系,健全融资助企便民服务长效机制,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新增融资规模410亿元。

  市金融局

  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增加中小企业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创业芜优贷等功能专区,持续优化股权融资、司法赋强公证等功能专区。

   

  1 0 8

  开展万家企业资本市场培训专项行动,厚植谋上市、抓上市、争上市的氛围,力争新增上市企业5家、报会5家。

  市金融局

  2023年,芜湖市累计开展万家企业资本市场培训128次,参训企业1815户,参训2919人次。2023年,我市新增4家上市企业,7家企业报会。

   

  1 0 9

  坚决杜绝新增隐形债务铺新摊子,防范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

  市财政局

  市国资委

  1.已完成市属企业2023年度融资计划编审工作,从严从紧从实控制年度融资规模与成本,“一企一策”确定资产负债率控制上限。

  2.印发《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企业融资担保与借款管理工作的通知》,完善国资监管政策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升债务管控效果。

  3.制定《芜湖市属国有企业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工作规则》,监督指导企业做好相关经营性风险化解工作。

  4.印发《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问题整治工作的通知》,深入开展自查评估,摸清底数。通过自查,我市不存在专项债券资金投入楼堂馆所、“形象工程”等禁止领域情况和变相举债、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新铺摊子情况。

   

  1 1 0

  推深做实优化营商环境“十做到”“十严禁”,强化营商环境感知系统运用,力争更多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达到全国标杆水平。

  市政府办公室

  依托市营商环境感知系统, 按季度 对县(区)营商环境 开展 评议。在省三季度评议中,我市营商环境重点指标领域排名第2。

   

  1 12

  理解、尊重、成全企业家,完善“畅聊早餐会”“企业家接待日”等政企沟通机制。

  市经信局

  全年举行“畅聊早餐会”31场、办理涉企事项163个。按照事项建档-交办-督办-定期回访,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开展 满意度回访。

  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2期,不设限、不过滤,面向全社会接受预约, 认真办理 企业提出问题。

   

  1 13

  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恪守契约精神,做到亲而有度守底线、清而有为敢担当。

  市司法局

  组织召开芜湖市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存量问题化解工作推进会, 积极帮助相关县市区化解存量问题 。

   

  1 14

  树牢“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意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完善应对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安全、极端天气等应急预案。

  市应急管理局

  落实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重大风险会商研判工作机制,每月组织会商研判,分析面临的重大风险,明确防范措施,落实防范责任。开展“国际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强化公众安全宣传教育,突出防灾技能宣教。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药品安全等应急预案。持续开展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监测。持续做好大型活动应急保障工作。加强应急救治培训演练。

   

  1 15

  实施安全生产“三个狠抓”专项行动,开工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二期工程。

  市应急管理局

  市城管局

  1.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消防、城镇燃气等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共抽查企业400余家次,排查隐患501个。组织制定202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细则,将安全生产“三个狠抓”行动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对 9个县市区、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压实各方安全生产责任。

  2.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已开工 , 稳步 统筹推进县市区项目建设。

   

  1 16

  整合全市公共视频资源,打造全场景城市运行综合服务平台。

  市数据资源局

  扎实推进芜湖市公共视频整合共享建设项目建设, 编制建设规划, 对照规划推进相关工作。

   

  1 1 7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市市场监管局

  1.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食品生产企业检查覆盖率为100%;小作坊检查覆盖率为100%;餐饮单位检查覆盖率为100%;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完成10325批次。顺利完成“制止餐饮浪费”“食安守护”等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督导工作。

  2.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药械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等工作,高效有序完成对全市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检查目标任务,全面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检查药品零售企业1712家次,医疗机构858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991家次,儿童化妆品经营企业2191家次。

   

  1 1 8

  推深做实“党建+信访”“清单+闭环”“倒查+问责”“专项整治+系统治理”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把信访总量降下去,把群众满意度提上来。

  市信访局

  1.全年市级领导共接访下访75次,接待群众365批,550人次,已全部建立台账清单,落实闭环办理。

  2 .开展“重源头、防重复、促满意”专项行动,一次性化解率为98.12%。

  3 .坚持以“清积案、治重复、固基础”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疑难复杂信访矛盾彻底化解。

   

  1 1 9

  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

  市委编办

  市民政局

  1.按照“一乡一策”办法,将镇街权责清单和承接赋权事项中的行政许可、其他权力等依申请类权力事项纳入审批事项清单管理,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依职权类权力事项纳入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管理,并明确审批事项运行全流程县级相关部门、镇街职责划分情况。同步调整镇街配合事项清单,完善事项名称、实施依据、职责边界等内容。结合镇街“三清单”编制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清单之外事项准入、县乡联动、双向考评、依单监管问责等清单运行保障机制。

  2.优化镇街综合执法机构设置。各镇在机构限额内单独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县市区完成镇街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

  3. 印发《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任务清单》,修订社区(村)依法履职工作事项、社区(村)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不应由社区(村)承担工作事项、不应由社区(村)出具证明事项等4个清单。

   

  1 20

  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强化城市大脑赋能,用“一张底图”整合数据、“一个平台”全景展示。

  市民政局

  市数据资源局

  1.已完成智慧社区建设项目终验。

  2.数据资源方面,汇聚88家部门数据资源,沉淀数据51.4亿条,打造数字赋能平台,并通过服务管理平台作为统一门户,对外提供集数据、视频图像和语音算法、数字孪生、遥感影像、物联感知等多元能力。自2023年7月以来,已面向全市17家 单位 提供中枢能力,赋能23个应用场景。

  3.城市治理方面,完成指挥调度、文明城市创建、基层综合服务平台、报表通等场景建设,建立自动感知、被动感知和主动感知的全域感知体系,实现对事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4.民生服务方面,打造“芜优出行”智慧停车平台、12345智能辅助升级、“最多付一次”诊疗服务、“多卡融合、一卡通用”的“城市一卡通”等多个应用场景。

   

  1 21

  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动工作。强化府院、府检联动,持续推进“新官不理旧账”治理。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市委编办

  市司法局

  开展清单即时动态调整与年度集中调整。按照《芜湖市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管理办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修订情况,对市商务局1项权力事项、2项公共服务事项调整完善。在全面梳理市级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国务院及省政府调整权力事项和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运行需要等情况,对照省统一规范的指导目录,开展清单年度集中调整。目前芜湖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市级政府权责清单、市级公共服务清单、市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2023年版)已对外公布。

   

  1 22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市司法局

  市委编办

  1.整合市级执法单位力量,初步形成全市行政执法导师库;拓展智慧督平台在线培训功能,强化全市培训资源共享;结合执法案卷评查、两法衔接等执法工作要点,针对性组织开展线下执法监督业务培训。

  2.持续深化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持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成镇街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工作,推进执法力量向一线倾斜。按照地方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要求,开展座谈会、实地调研,全面梳理综合执法工作现状,为机构改革做好全面准备。

   

  1 23

  建设廉洁政府,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抓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完善“统计管家”工作机制,坚决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底线。

  市政府办公室

  市审计局

  市统计局

  1.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组织召开市政府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坚定不移深入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

  2.开展谈心谈话,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以案示警教育,围绕发生的腐败问题和案件,组织以案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市政府党组及有关部门真正做到警觉、警戒、警醒,不断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3.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统筹审计资源力量,扎实开展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经济责任、预算执行等各类审计。截至2023年底,市本级2023年59个审计项目已全部完成。

  4 .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巡察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各类监督高效贯通协同,在计划统筹、健全制度、协作配合、会商研究、成果共享等方面凝聚合力。

   

  1 24

  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市统计局

  完成前三季度的电子台账填报和审核工作 。 开展投入产出操作系统培训及上机测试“双提升”培训工作 , 增强各县市区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完成单位清查查遗补漏工作;召开全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业务和软件培训会议,对县区、镇街经普办主任及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完成 全市普查登记“两员”培训工作。

   

  1 25

  坚持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和季度工作会议等制度。

  市政府办公室

  坚持落实经济运行每月调度制度,今年已召开12次经济运行分析会。不定期召开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并按照联席会议精神坚持日调度,进一步加强服务经济运行工作。

   

  1 26

  全面加强学习和调研,善于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防疫等重大关系。

  市政府办公室

  1.聚焦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期盼事项,市政府班子成员深入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摸清真实情况,收集意见建议,形成调研报告18篇,排查梳理问题34个,涉及产业、科技创新、改革、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均已全部建立问题清单闭环管理。

  2.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调查研究32次。其中赴南京等先进地市学习6次,聚焦产业培育、要素供给、改革开放、扩大内需等重点领域分3批面向社会公开发布14个课题,形成《决策参考》17期。

   

  127

  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善于用市场的逻辑谋事,按照“规划—政策—行动计划—项目清单—指标体系—闭环落实”一体化工作机制,围绕市场主体施策,完善政策实施方式,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

  市政府办公室

  对照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标常州分季度完成4期评价分析,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求建立工作闭环交各分管市长调度并建立“四清单”;市直各部门进一步围绕本部门高质量发展评价细化指标,对标先发地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并结合市政府办印发的《规范提升对照学习沪苏浙工作方案》,系统学习借鉴先发地区先进做法,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芜湖方案”。

   

  128

  鼓励支持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商协会、企业、群众代表参与政府重大规划、重大课题、重大政策等研究,把更多社会意见纳入政府决策体系。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智库管理平台目前已有在库专家796人,专家资源仍在进一步充实。2023年共通过智库平台开展咨询论证59次。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涉及“规划”“产业政策”“民生保障”等与企业、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常务会议议题,在征求意见阶段均需征求相关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商协会、 企业、群众意见,并将有关情况写入起草说明及“征求意见情况”中。

   

  129

  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通过“小切口”切入、“大场景”运用,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加快“11+3”重点领域创新,提升治理协作能力和监管效能,把方便留给群众和企业,把麻烦留给自己。

  市数据资源局

  围绕省委省政府创新场景,结合我市实际,明确政府工作流程优化重点领域,构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新范式。

  1. 皖事通:在全省率先完成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云管、数管、用管等省统建功能部署联调。截至2023年底,“皖事通”芜湖分厅注册总用户数已达209万人,上线服务158项。

  2. 皖企通:在全省率先实现“皖企通”、芜湖市惠企政策网上超市、财政涉企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四网联通,做到政策资金闭环管理。截至目前,通过芜湖市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已录入政策1128项,兑现政策资金34亿余元。

  3. 皖政通:已完成智慧督查、爱党建双联双应、政务移动审批、政务服务看板、电子公文、网格管理、事件处置、自然资源一张图、矿山监测预警等11个市级应用上架“皖政通” 。

   

  130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整治“虚、躲、冷、粗、假”突出问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把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

  市政府办公室

  开展“政治体检”,市政府机关党组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组专项监督检查,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推进政府系统精文减会 。

  将 2023年度省政府重点工作涉芜事项、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以及中央、省和市委有关工作指示批示,市政府专题会议议定事项等工作纳入闭环管理。市政府负责同志督导检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安全生产、农村饮水保障、防汛抗旱、安全生产、防溺水、文明城市创建、燃气安全等工作;听取分管领域巡察整改进展情况汇报并开展政治监督谈话;调度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住建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全市暖民心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