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秧苗“乘”电梯 育秧“住”楼房 赤壁智能化工厂育秧助力春耕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咸宁

2025-03-15 09:16 来源: 咸宁日报
【字体:

  3月12日,在全省首家循环运动式育秧工厂——湖北晨燊生态农业公司里,全自动早稻育秧流水线正“火力全开”。该公司利用智能化工厂育秧技术,让育秧不但实现了流水化生产,秧苗们也坐上“电梯”,为农户提供了更具规格化、标准化的秧苗。

  工厂内,技术员正通过自动流水式水稻育苗播种机将种子均匀地平铺在育秧盘中,一次性可完成覆土、浇水、播种、施药及盖土等全部工序。然后放到自动育秧苗床上,秧苗们坐上“电梯”上下循环,配备的喷淋系统,能够及时为秧苗补充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让秧苗更好成长。

  记者看到,在秧床底层采光相对不足的地方,加装了专门的补光灯带,确保秧苗转至“楼下”时也能享受光照,真正做到“一棵也不能少”。

  “播种完后,我们就把育好的秧盘送到暗化室里面进行催芽。36至48个小时之后,转移到2号玻璃大棚里面,让其正常生长。”湖北晨燊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田雁明告诉记者,工厂育秧与小拱棚育秧相比优势明显,一方面缩短了育秧周期,另一方面与传统插秧相比,秧苗生长更为均匀和茁壮,让稳产高产有保障。

  “育秧最怕的就是极端天气。”赤壁市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魏伟表示,“倒春寒”时期温差较大,烂种、烂秧的情况总是如期上演。育秧工厂里配备的喷雾加湿、喷药装置、补光系统和智能电控系统等,能对秧苗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与精准调控。

  目前,育秧工厂内有4条立体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全年可供应保障3万亩水稻机插秧苗需求。“它能大大节约土地和种植空间,还能节省不少人力。”田雁明算了一笔账,今年以来只请了20多名工人,省下了大概75%的人工费。

  当天,咸宁市、赤壁市农技人员还来到该企业,对工厂化育秧进行技术指导,并向该企业推广早稻育秧技术。目前,赤壁市多个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心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可满足全市早稻机插秧苗的需求,确保完成10.85万亩早稻种植任务。

  ( 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