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为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宜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全面反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践行初心使命、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实践,营造全市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宜宾广播电视台策划并推出《宜宾这十年》系列报道。今天推出《以全球视野推动城市能级跨越》。
美丽宜宾,打开城市未来新空间。(陈忆 摄)
2018年6月,宜宾沿江工业集中区内一根高120米的大烟囱轰然倒下,这是宜宾长江左岸3000多亩老厂区内的最后一根烟囱。
为破除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旧发展格局,2016年宜宾市提出实施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放眼全球、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重塑经济结构,成就了 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居全省第一,总量从全省第4位跃升至第3位的发展答卷。
作为曾经川南重要的老牌工业城市、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宜宾在“立”与“破”中涅槃重生:老烟囱倒下了,产业经济反而强势崛起, 从2016年全市GDP1609.56亿元,到2018年GDP总量实现跨越2000亿台阶的历史性突破,再到2021年GDP首次突破3000亿元,实现了近20年的历史性突破 ,成为推动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
从无到有 智能制造异军突起
作为首批从深圳来宜投资的智能终端企业之一,也是首家入驻宜宾的智能终端知名品牌企业,2017年6月,朵唯智能云谷产业园项目(一期)投产仪式在临港智能终端产业园隆重举行,标志着“朵唯”这一中国首席女性智能终端品牌真正扎根宜宾。
2017年6月8日,朵唯智能云谷产业园项目(一期)投产仪式举行。(陈忆 摄)
深圳朵唯负责人回忆道,“内迁宜宾”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决定,是宜宾市委、市政府发展智能终端产业的坚定决心和宜宾招商团队“非常高效、非常务实”的工作作风让他有了信心,“如果去内地,宜宾是唯一选择!”
三江新区智能产业生产一线。(陈忆 摄)
智能制造是竞争激烈的产业,但是也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宜宾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时间回溯到2016年7月,宜宾市与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协议,拉开了进军智能产业的序幕,自此宜宾成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热土。
经宜宾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全市各级各部门不懈努力,宜宾智能终端产业走向崛起之路,逐步形成了从整机到配套,从研发到运营的全产业生态圈。相比国内长三角以外同时期发展智能终端产业的其他城市,宜宾无论在项目招引数量、品牌项目落地数量、项目投产情况等方面均走在前列。
智能制造异军突起。(陈忆 摄)
经过六年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已成为宜宾的主导产业之一。宜宾累计签约引进极米、朵唯、苏格、康佳等品牌企业项目200多个,形成手机整机产品、手机零部件、新型显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泛智能终端领域的产业体系。
宜宾和外来企业携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一家专注于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宜宾三江新区,苏格通讯正在不断汇聚人才和资源,员工中宜宾本地人占比90%左右,解决了“家门口”就业。
“当初选择宜宾,就是看到宜宾的发展雄心;现在深耕宜宾,是在这座城市收获了发展的梦想。”四川苏格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双轮驱动 传统与新兴产业比翼齐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宜宾主动参与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加快高端项目“引进来”,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陈忆 摄)
在宜宾长江左岸,曾经的农村田野、老工业基地,如今汇聚了一大批智能终端、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链条上的头部企业,入驻了多家高校、研究机构。以动力电池、智能终端、汽车、高端装备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引擎,2021年营业收入1516亿元,是2016年的9.8倍。
从宜宾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8.4%。“5+1”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动力电池增长6.7倍、智能终端增长34%、白酒食品增长7.4%。
宜宾智轨。(陈忆 摄)
宜宾先后出台了《宜宾市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进一步支持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做优做大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重点启动了白酒、能源、化工、纺织四个领域的改造提升计划行动,涉及技术改造、产业转型和品牌创建等关键点。
五年来,宜宾传统优势产业在加快转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去年,五粮液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345亿元。宜宾被国务院表彰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
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宜宾市大刀阔斧建设大学城和科创城,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近5年来,宜宾市新增高层次人才7000余人。
“双城”建设为产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资料图)
去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发布了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宜宾榜上有名,成为全国21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
把握大势机遇 奋进千亿级产业新赛道
“来了宜宾就一定要看看位于三江新区的宁德时代。”在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果看来,站在产业园观景平台上俯瞰,就能直观感受到号称“动力电池之王”的宁德时代超级工厂的恢宏气势。
自2019年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启动建设以来,两年间,产业园的面积从0扩展到近5平方公里,人口从4000多增加到20000多。
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发展。(陈忆 摄)
从东部产业园出发,穿过长江,沿宜长路驱车前行,映入眼帘的是如火如荼推进建设的宜宾动力电池特色小镇,各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
动力电池特色小镇加快建设。(陈忆 摄)
在这里,四川时代1号变电站拔地而起,将为四川时代7、8期项目的建成投用提供用电保障,后续还将推进建设四川时代2号变电站,服务好四川时代9、10期未来的生产。作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配套企业,位于小镇的中材锂膜一期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在我国“双碳”目标确立的大背景下,清洁的可再生电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宜宾把握产业机遇,把动力电池产业作为扩大发展的新动能。
瞄准新赛道,勾勒未来美好蓝图。(陈忆 摄)
自2019年9月宜宾与宁德时代签约30GWh动力电池生产项目以来,双方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签约落地产能已达235GWh,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
当前,全市动力电池及配套项目已达70多个,涵盖电芯、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领域,宜宾已构建起以三江新区为核心,从上游基础原材料到6大组件再到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
宜宾将新能源产业链的“微笑曲线”做到极致,率先进行了“电动宜宾”的推进,成为四川首个建立动力电池、换电装备、重卡整车完整换电重卡产业链的试点城市。
“我把我的电池研发中心设在宜宾,我觉得这是一个将来具有最大潜力的电池生产基地,甚至是全球动力电池的生产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
今年7月,国内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行,这是宜宾新能源产业自引进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实现重大突破后,向全世界展示迈向千亿产业的新征程:朝着建设“动力电池之都”的目标,宜宾力争到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年产销300GWh以上,全产业链产值5000亿元以上。 记者手记
新思想引领新发展,新理念书写新作为。
从“一黑一白”到新兴产业竞相迸发的背后,是宜宾坚持系统思考和辩证思维,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巩固提升传统工业,让“老树发新芽”;一方面站高谋远,以全球视野把握大势、抢抓机遇、培育新动能。同时大刀阔斧建设大学城、科创城,出台人才政策,激发创新活力,为产业输送源源不断的科技和智力支撑。
产教融合发展的大幕正在开启,城市的未来空间已经完全打开,宜宾的城市形象已从过去的“白酒、煤炭”转向“科技、开放、智慧”,实现了一个老牌工业城市、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能级跨越,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塑造出“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宜宾范本。
来源丨宜人宜宾APP
记者 丨陈 忆
编辑丨罗艳菊
编审丨卢欣然
监制丨冯 雷 推荐阅读
◆ 宜宾市2022年抓项目促投资竞进拉练高县现场会召开
◆ 宜宾市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9月3日发布)
◆ 一次性奖补20万元,宜宾已有住宅增设电梯“福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