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宜昌市教育局发布暑期安全提醒 快乐过暑假 安全不放假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宜昌

2025-07-10 07:14 来源: 三峡日报
【字体:

  夏日炎炎,宜昌市中小学生已经迎来暑假。为引导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假期,近日,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暑期安全提醒。

  安全提醒涉及严防溺水事故、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居家安全等方面,其中严防溺水事故为重中之重。市教育局提醒中小学生外出游泳要做到“六不两会四知”。“六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两会”即发生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报告;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四知”即家长知孩子去向、同伴、内容、归时。

  此外,还要注意不在江河湖塘等水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嬉闹。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江河湖塘边洗手、洗东西、抓鱼虾等。

  市教育局同时提醒中小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确保出行安全。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不坐超速、超载、酒驾、毒驾、疲劳驾驶的车辆,不坐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顺搭陌生人的车辆。关注天气预报及安全预警信息,学习安全知识,出行前采取必要防范措施。不在暴雨、雷电等天气环境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环境逗留、玩耍。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加强安全提醒。

  针对高考、中考毕业的孩子,家长须注意孩子可能出现的无节制玩乐、紧张焦虑、悲观自责等不良考后状态,有针对性地教育、提醒、疏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注意兼职安全、旅行安全,不私自结伴出行,保持科学的作息时间。

  居家安全方面,市教育局提醒中小学生独自在家时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不在飘窗或防护设施不牢固的阳台上玩耍,不往窗外扔物。不使用“三无”电器,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使用燃气设备应开窗通风并看管,使用后及时关闭。切勿将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带回家充电。发现火情沉着应对,及时到室外拨打119。

  健康管理方面,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垃圾分类投放。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如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不采摘、购买和食用不认识或来历不明的野生菌类。确保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在提醒学生、家长关注暑期安全的同时,教育部门也提醒家长,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出发点,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暑期生活,坚持规律作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安排更多适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科技馆、博物馆、研学基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实践中触摸世界、启迪智慧。(记者郑延)

  宜昌多地发布“双减”相关提示

  暑假期间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

  三峡日报讯(记者郑延)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连日来,西陵、远安、秭归、兴山等地发布暑期“双减”相关提醒,呼吁家长科学理性选择校外培训。

  假期是孩子们休息调整、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黄金期”。各地“双减”办建议,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发展,根据孩子的性格禀赋和素质潜力,理性规划孩子的未来,合理安排孩子假期生活,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尽可能给孩子更多休息调整的时间,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作用,不盲目跟风报班。

  “双减”政策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因此,在暑假期间所有线上线下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均属违规行为。尤其是以各种名义转地下开展的违规学科类培训,往往会因为躲避检查而安排在高楼、自建房、工业厂房等不符合消防安全和疏散条件的场所,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请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参加违规培训带来的人身安全和资金风险,不要安排孩子暑假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自觉抵制在职教师组织、参与的有偿补课。

  暑假期间,孩子确有艺术、体育、科技等非学科培训需求的,请家长选择证照齐全的培训机构。报培训班时一定要关注以下事项:查看培训资质、签订培训合同、通过平台缴费、谨防虚假诱导。报名参加培训时,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认真研读条款,提防合同中出现“概不退费”等霸王条款,如有疑问,请向法律专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咨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