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以“建设性思维”对待芜湖物管问题!


大江锐评
保持“建设性思维”是看待物业问题的应有之义。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物业管理和服务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甚至是唯一标尺。
何为“省域副中心”?不仅是经济体量、规模要稳居全省“第二城”位置,城市品质、群众生活水平也要处于领先;何为“建设人民城市”?就是群众要真挚地爱这座城市的生活环境、公共服务、每条马路、每个街巷……能找到“家 ”的感觉!

如果物业管理与服务,整体上长期处于低水平运作,肯定不是广大市民理想中的家园,更不是市委市政府设计中的高品质城市。因此,连日来,对于广大市民所吐槽的、埋怨的、批评的物业管理问题, 主流舆论“大开绿灯”,有关部门“照单全收”, 目的就是集合更多人力、心力,动员更多资源、政策,共同为提升芜湖物业水平而赋能!
诚然,这个过程一定不会顺风顺水,也一定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面对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但是千难万难,真心为老百姓就能理直气壮。 只要肯下“钉钉子”功夫,持之以恒解决一个个小问题,把一个个小区的关系理顺,就是朝着胜利方向前进一大步。

这个进程中 ,保持“建设性思维”是看待物业问题的应有之义。
广大居民要有建设性思维。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为了维护绝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解决物业烦恼提供一个大好契机。任何偏激的、不符合法治精神、不符合具体实际、不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诉求的言行举止,都注定没有出路。许多问题的解决办法,一定是在平衡中、协调中、换位思考中产生。保障个人权益,不代表可以“唯我独尊”;追逐更好生活环境,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 只有怀着善意的、建设性的初衷,才更利于问题解决。
物业公司要有建设性思维。 任何一家公司无论大小,如果想做大、做长远,必须要把产品做好、服务做优,使自己能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物业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其实就是如何为群众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物业是提供服务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物业是让居民顺心开心的,而不是“添堵”的;物业是小区的“润滑剂”,而不是造成小区管理“肠梗阻”的始作俑者。 物业只有真正把服务放在首位,把居民喜怒哀乐记得心头,拿捏好分寸、摆正好位置,才能收获绝大多数群众的交口称赞。有了群众的拥护,物业自然立于不败之地。总体上看,我们老百姓对是非优劣的评价绝对是公正的,是淳朴的。
主管部门要有建设性思维。 物业问题是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也是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牵涉的人多、面广,各种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主管部门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对待物业问题,不仅要做裁判员,更要做教练员,有时还要做陪练员,真正深入到小区和群众中间,绝不能只在办公室不去现场,只发方案不抓落实,只喊口号不见行动,而是将心比心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一定要树立坚定态度: 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再难也要解决,群众提出的意见再尖锐也要虚心接受。 解决物业问题,既要顶层设计、同抓共管,还要事无巨细、具体分析,以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工作成效的评判标准。

实事求是地看,物业问题不是芜湖所独有,几乎每个城市的许多小区,都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议。这么一个看似普遍而解决难度很大的民生问题,难道真的就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吗? 其实,答案在决心上,在态度上,在治理能力和水平上,也在“建设性思维”上! 有一条天大的理由,促使物业问题必须 “有改变、有改观、有成效”——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家园更美好!
▍ 评论员:肖申
▍ 编辑:安妮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大江资讯” 公众号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资讯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