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回家!666尾!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2-05-14 19:56 来源: 宜昌发布
【字体:




  5月14日“鲟梦中华,守护长江”中华鲟放流公益活动在宜昌举办活动现场共放流666尾中华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邹桂伟介绍放流的中华鲟由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育而来涵盖4个不同年龄规格从7月龄到14龄均有分布其中成体和亚成体达30尾包括4尾14龄和26尾8龄中华鲟最长的中华鲟达212厘米最重的有87公斤


  “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公益放流活动由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广东省青年商会、广东省海外留学青年联谊会共同发起,国华文旅和碧桂园鄂西区域共同承办,旨在同时号召更多社会公益力量,拯救濒危中华鲟,保护长江生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吴金明博士介绍,本次放流的大规格中华鲟体内已植入超声波跟踪监测标记,结合沿江布设的监测站,科研人员能够随时精确掌握这些中华鲟个体在长江中的分布位置和洄游规律 。通过放流中华鲟人工培育亲本恢复它们的生物学自然特性,进而恢复葛洲坝下自然产卵繁殖,这对于中华鲟自然种群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鲟
  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极度濒危物种
  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现场专家介绍
  中华鲟在海洋中生长
  性成熟时洄游至
  淡水河流中产卵繁殖


  监测显示,20世纪70年代
  长江中华鲟的亲本大约在1万尾左右
  目前估计每年洄游的
  亲本数量 已不足20尾
  多年来
  不少生态保护科研机构
  试图通过 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措施
  来补偿自然种群衰退


  自2021年1月1日起 长江重点水域全面开启“十年禁渔” 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加入 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行动


  放流活动当天 国强公益基金会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签订“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计划” 该计划除了持续支持放流外 还将支持建设 中华鲟追踪监测配套基础设施 人工产卵场模拟技术攻关等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执行理事长邬剑刚认为,国强公益基金会发起“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项目,持续支持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科研工作,充分发挥了基金会联动各方公益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这是社会力量参与长江大保护的有益探索。




  共护长江美
  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来源丨 宜昌发布 记者丨张泉、 谭强明 视频丨张泉 摄影丨董晓斌、李小龙、周星亮、 王昌明 、 张泉 编辑丨好儿 编审丨 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