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③丨第二届新时代蚂蚁岛精神理论研讨会专家发言摘编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蚂蚁岛精神全面融入舟山精神,汇入到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伟大实践。
12月4日,由省委宣传部、中共舟山市委指导,省社科联、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新时代蚂蚁岛精神理论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上海师范大学以及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省市理论社科界有关人士与蚂蚁岛精神研究相关课题组代表一起,为进一步深化蚂蚁岛精神理论研究建言献策。
中共舟山市委宣传部推出
第二届新时代蚂蚁岛精神理论研讨会
专家发言观点系列摘编
让我们来看第三期
↓↓↓01
舟山市委党校副校长 张信国
MAYIDAO
蚂蚁岛精神本质是创业精神,“艰苦创业”就是指在什么样的环境、以什么的状态创业;“敢啃骨头”就是怎样创业;“勇争一流”就是通过创业创造怎样的业绩。
与同时代的创业先进群体不同,蚂蚁岛人的创业是基于对自身解放求得生存而迸发出来的自觉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彼此的传递形成群体的共识,从而成为一个区域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往往会外逸影响更大的地域。蚂蚁岛的创业史还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成为一种精神传承,这种精神的传承不仅仅在蚂蚁岛、在舟山,而且在浙江、在全国都有其现实意义。
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创业精神曾经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时代的精神力量,也是进入文明时代之后所形成的一切传统美德的核心和原发点。蚂蚁岛的艰苦创业,它所处的时代特殊,正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群众建设家园热情普遍高涨;它所在的地域特殊,一座弹丸悬水小岛,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却成为全国创业的典型;还在于它的乡村社会属性的特殊,海洋渔业就全国而言,从业人员少,所占农业比值小,但其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却是不容忽略的对象。研究蚂蚁岛的创业史其实也是研究中国当代的海洋渔业发展史,同时,也为研究中国海岛文化提供样本。
艰苦创业具有永不过时的时代价值。作为孕育蚂蚁岛精神的舟山,当下需要承担一系列国家战略任务,一切都是新起点,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创业的韧性。浙江省要在新征程上奋力推进“两个先行”,需要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创业精神。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历史和现实表明,艰苦创业精神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本质要求。研究蚂蚁岛的创业史不仅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晰来时的路,更要让我们明白将走向哪、怎样才能抵达。
02 浙江海洋大学蚂蚁岛精神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博士 杨菊平
MAYIDAO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蚂蚁岛精神口述史研究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新乡贤、劳模、干部等群体为对象进行人物访谈,更鲜活地展现蚂蚁岛人的创业创新场景,更深入的走进海岛儿女的内心情感世界,以更鲜活、更真实、更生动的史料、史实深化对蚂蚁岛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的理解。研究的主题是从蚂蚁岛精神“存活在哪”,主要是蚂蚁岛精神的人格化载体出发,探究蚂蚁岛精神“从哪里来”“是什么样”“有什么用”“如何发挥作用”。其中发展是蚂蚁岛精神传承和弘扬的落脚点,根本问题是蚂蚁岛精神的主体化,重点关注蚂蚁岛精神的思想活力等问题。
蚂蚁岛精神口述史研究丰富了蚂蚁岛精神的研究视角。口述史的个体化叙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微观视角。与“旁观者”视角不同,关切“亲历者”个体真实的生活境遇和奋斗历程,这种经验型社会视角与理论研究的国家视角互相补充。它既是社会变迁中的个体的生命实践和体验的记录,也是蚂蚁岛人民奋斗史的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光辉璀璨的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时代记忆。要在“个体生命历程”“社会历史记忆”的意义联系中理解和把握蚂蚁岛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口述史研究,总结和发现蚂蚁岛精神传承和创新发展在文化、教育、家风不同层面的传承弘扬的实践路径和密码,多方位、多角度地促进蚂蚁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如通过口述史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产生更大影响,在丰富传播手段的同时将更全面、丰富、系统的内容传播给广大受众。作为一种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蚂蚁岛精神也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案例。将蚂蚁岛精神口述史成果融于教育,丰富教育形式与内容,更好地激发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当好蚂蚁岛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丨中共舟山市委宣传部 摄影丨姚凯乐 编辑丨林晗笑(见习) 审校丨常慕城 一审丨庄师羿
二审丨邱伟、幸笑薇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