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白肺”与原始毒株有关?为何有人出现“白肺”?官方回应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2-12-28 06:00 来源: 武汉发布
【字体:

  12月2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

  调整为“乙类乙管”后,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主要有这些不同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现行法定传染病病种共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乙类传染病中,对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依法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乙类甲管”。

  2020年1月,基于当时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后,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实施“乙类甲管”。当前,根据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形势变化, 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调整后,在防控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是在传染源发现方面, “乙类甲管”时,主要通过风险职业人群“应检尽检”、风险区域全员核酸筛查等方式发现感染者。实施“乙类乙管”后, 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就诊、居民自我健康监测、重点人群检测等方式发现感染者。 各地要保证社区保留足够数量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保证零售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充足供应抗原检测试剂,有效满足居民检测需求。

  二是在传染源管理方面, “乙类甲管”时,对发现的感染者和未排除的疑似病例实行隔离治疗措施,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观察。实施“乙类乙管”以后, 对于发现的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可自愿选择居家健康管理。

  三是在社会面防控方面, 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社会面防控措施将更多 集中在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 取消或减少对其他场所机构和人员活动的限制,尽量减少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比如除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特殊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对跨区域人员开展落地检、不再对外溢风险人员开展跨区域协查;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不再采取高风险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相应的风险区域管控措施。

  四是在国境卫生检疫方面, “乙类乙管”后,对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来华人员按海关要求填写健康申明卡,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人员可直接进入社会面。 对入境物品不再采取预防性消毒,对进口冷链食品不再进行抽样检测。

  如何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梁万年介绍,为有效防范风险,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强疫苗接种, 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接种。

  二是加强药品供应保障, 包括中药、西药以及相关的医疗设备等,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

  三是通过在线健康咨询、科普等, 鼓励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优先选择居家隔离照护。 对老年人等重症高风险人群,要摸清底数、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健康管理,提供转运、住院等绿色通道,确保应治尽治、应收尽收。

  四是完善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机制, 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基层诊疗能力建设,统筹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

  五是做好风险沟通, 面向公众加强宣传倡导。围绕健康监测、个人防护、居家合理用药、垃圾弃置等方面给出建议,帮助公众了解如何科学合理用药、何时就医以及去哪里就医等具体问题,促成公众理性应对新冠疫情,避免恐慌。

  六是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和维持社会经济日常运行的工作人员。

  七是加强病毒变异情况的监测 ,加强疾病严重性、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尽量避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

  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

  从近期的公众反映情况看,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了肺炎或者是CT出现了白肺的现象,有网友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跟感染了原始毒株或者接种疫苗有关系的。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2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回应。

  焦雅辉表示, 现在出现所谓的白肺与武汉当时的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

  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描述。当出现炎症和感染,肺泡被渗出液等填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就是出现白色区域。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就都叫白肺,一般来讲肺部炎症较重、渗出液较多,白色的影像区域面积达到70%-80%时,在临床上把它称为白肺。 目前主要涉及高龄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但占比非常低。

  我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

  发布会上通报,近三年来,我国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重症救治坚持关口前移,集中精锐医疗资源和救治力量。创新性地启用方舱医院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使感染者“应收尽收”,节约救治资源。

  统筹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对急危重症患者全力抢救,对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分级管理和服务。一系列医疗救治措施接连落地,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我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从2019年的77.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提升了近一岁。

  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熊志 来源 综合央视新闻 湖北日报 武汉发布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