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居民生活更有品质 迎江:澎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01-02 10:04 来源: 安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时间的刻度,记录着铿锵前行的足迹,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城市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发展生机勃勃、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023年,迎江区处处展现着蓬勃发展的态势。

  这一年,迎江区“双招双引”再突破,落地3个50亿级大项目,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总投资231亿元;

  这一年,迎江区探索农业大项目引进模式,3.64亿元的润科一产二期、1.2亿元的长风沙花溪谷开工建设,新洲民宿等项目建成即将运营;

  这一年,迎江区民生投入达到22个亿,建成并投入使用6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2000年之前建设的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

  这一年,迎江区在全省经济运行赛马中,两个季度进入了市辖区前10。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过去的一年,迎江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聚焦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建设、谋发展、增福祉,谱写出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崭新篇章。

  再突破

  基金招商,3个50亿级大项目落地

  “实践证明,基金招商是很好的招商方式。2023年以来,我们深化与创投的合作,发挥基金的杠杆作用,围绕新能源制造业招大引强,成效明显,落地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有3个。”中共迎江区委书记章洪海说。

  总投资52亿元的安庆祥路年产100万吨超强钢新材料项目便是3个大项目之一。该项目自2023年3月签约、8月开工建设,再到12月30日主体结构封顶,仅用了136天,见证了“安庆速度”。

  “到了迎江区以后,我们感受到这边营商环境非常好,办事效率高,特别是产业基金的支持,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提升了企业活力,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安庆祥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葛珍荣说。

  “你知道头发丝的1/7是多厚吗?我们的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在1微米以内,也就是头发丝的1/7,这项技术突破了‘卡脖子’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2023年12月29日,在迎江经开区微五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24台机器人全自动化作业,旋转、焊接、冲洗……一个个精密的新能源汽车、航天、军工等领域零部件下线。

  微五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涡旋压缩机项目,也是基金招商的成果之一。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年产值预计6000万元,正在计划扩产增能。

  “我们选择迎江也是被这里的营商环境所打动,从前期对接到项目落地,都有专班专人服务,而且迎江区所在地新能源汽车企业有26家,产业契合度高。迎江区产业基金4000万元的注入,非常及时,对企业落地提供很大帮助,加速了企业投产。”微五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凯表示。

  安庆依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栋华介绍,迎江经开区积极探索基金招商,2021年已实现了产业引导基金市场化运作。目前共组建5只招商基金,已累计投放项目13个,投资金额达8.9亿元。

  2023年,迎江区坚持顶格战法,重大项目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轮流拜访,发挥县干招商专员作用,深化与创投机构合作,强化基金杠杆作用,组建招商基金9支,总规模近18亿元,投放项目16个,投放基金17.5亿元,带动投资220余亿元。2023年,迎江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总投资23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总投资176亿元,50亿级大项目3个,对安庆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重要补链作用。

  新探索

  多种模式,带动乡村产业兴旺颜值提升

  四面环江的新洲乡,曾经因为渡船出行不便等因素,不少村民逐渐离开了这个江中小岛。而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深入推进,资本下乡投资建设,为这里带来了人气。

  2023年12月28日,沿着江堤前往新洲乡南木村,江堤上一幢幢民房通过翻新改造,融合了现代化元素,诠释了民宿新生命。每隔几十米,就设置了桌椅、栅栏,广场、彩虹跑道处处是风景。而在原南木小学旧址,独特设计的“少间·临江隐”新洲民宿拔地而起,十余名工人正在进行保洁等收尾工作,预计2024年农历春节前对外运营。

  “总投资1400万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客房18间,采用EPCO(总体承包+运营)模式,打造集长江文化体验、高端康养、江豚文化产业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民宿,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约80余万元租金。项目建成后,我们将开发研学课程,每年研学预计5万至20万人次,带动周边种植大户以及养殖大户收益约百万余元,助力新洲乡各村发展。”“少间·临江隐”新洲民宿负责人孔冬冬说。

  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同时又能以其独特的设计吸引客流,实现市场供需的双向奔赴。如果说民宿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新赛道和新热点,那么产业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在新洲乡东三滩圩,迎江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深度合作项目——安庆试验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保种基地内一个个养殖塘基本成型。

  “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科研基地、保种基地、部级监测站三大板块。今年三四月养殖塘内就能投放蟹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净利润346.5万元。”新洲乡农委主任高军表示,新洲乡将充分发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科研技术力量,在中华绒鳌蟹等品种繁育上实现产业化,同时进行保种育苗,进一步提升新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长风乡长风沙番茄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小番茄长势正旺。这里运用无土栽培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打造灌溉水肥一体化的立体种植模式,精准控制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水分、养料、光照等,亩产量可达传统栽培的5至7倍,亩均收益20万元至30万元,并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就业,每人日均收入可达120元。

  2023年,迎江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成功探索“O+EPC+F”(运营+总体承包+融资)农业大项目引进模式,4.25亿元的神州种谷、3.64亿元的润科一产二期、1.2亿元的长风沙花溪谷等开工建设。投资3100万元的长江岸线南木段生态修复完工,投资2450万元的新洲灌区项目完成验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2023年迎江区实施“九微一创”专项行动,依势就景打造微景观40余处;常态化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成改厕150座,建成湿地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3个;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将军村获批建设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迎江区成功获批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

  增福祉

  民生建设,投入22亿元实现更有温度的发展

  “在这里住了20年了,新房变成了旧房,又见证了旧小区换新颜,生活在这里更安全更舒心了。希望小区建好更要管好。”2023年12月29日,家住新世纪花园70栋102室的82岁老人王中道表示。

  雨污水分流、道路升级、楼道重新粉刷、墙面更新、监控覆盖……目前,新世纪花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基本完工,50余名工人们正在进行铺设草坪、清运杂土、清扫路面等扫尾工作,预计1月10前完工。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迎江区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涉及阳光花园一期、地质新村、新世纪花园等7个小区,总投资7700万元,惠及1.2万人。随着这批老旧小区改造完成,迎江区2000年前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全覆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23年,迎江区把更多目光聚焦在老年群体,盘活闲置土地,推进城产融合体建设,建成了区级养老中心、健康谷,开工建设未来科技城、健康驿站等项目。

  位于顺安路的安庆一加亿综合医养中心,布局温馨,双人间内除了床位,客厅里摆放着沙发、餐桌、电视、洗衣机等家具家电。养老公寓和老年护理医院通过连廊连接,住在这里的老人可“慢病不出门、小病不转院”。

  91岁的郭景秀在这里住了快一个月,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环境。“孩子们年纪也大了,照顾我不方便。我一直在找那种全新的、设备好的、离家近的养老院,这里符合我的要求,我住在这里很开心。”郭景秀说。

  安庆一加亿综合医养中心是迎江区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满足市场高品质医养需求所打造的重点民生项目。该中心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设计床位317张,为高龄、失能失智、独居长者提供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端医养服务。该中心自2023年12月初对外运营以来,已有20余位老人入住。

  2023年,迎江区民生投入达到22个亿。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36项民生实事;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建成“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24个,实施“用工600”助企招工,开展“区长接你来上岗”活动,新增大学生就业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市首位;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并投入使用了6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增学位3600个;公共文化场馆年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建成“15分钟阅读圈”6个。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迎江区加大生态文明保护和建设力度,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3家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深度治理,开展餐饮油烟、货车污染、秸秆禁烧等专项行动,PM2.5、PM10平均浓度、空气优良天数较之2022年有所改观。打好碧水保卫战,总投资1.49亿元的四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1亿元的地下管网监测项目基本建成,实现雨污分流76公里。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建成全省最大的可回收资源分拣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抓好迎江高质量发展,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迎江人民的期望。”章洪海表示。(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

通讯员 高庆宁 罗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