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秀丽的枝江市胡家畈水厂为农村供水提质升级。(市水利和湖泊局供图)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近年来,宜昌市通过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升级工程,让农村供水更有保障、更加安全、更可持续,着力实现农村人口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20个提质升级项目改善30万人供水
2024年,全市将加快构建网络化供水格局,计划推动20个农村供水提质升级项目通水运行,改善供水人口30万人。重点实施宜都市熊渡水厂、当阳市漳东片区供水工程、远安县九里岗水厂、秭归县长岭水厂、长阳大堰输配水管网二期、夷陵区深溪净水厂等。
当阳市漳东供水工程,通过新建供水管网实现当阳桐树垭水厂向淯溪集镇、脚东集镇、官垱集镇供水,同时将主管网从官垱延伸到河溶镇、两河镇、玉阳街道白龙村,与市二水厂的管网形成一个闭合环线,使二水厂与桐树垭水厂互为补充,构建起“从源头到龙头”的规模化、网络化,确保当阳全市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受益人口达到11万人。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于2023年12月开工,预计2024年10月底投入运行。
熊渡水厂位于宜都市聂家河镇白家淌村,日供水规模1000立方米。供水范围覆盖聂家河镇白家淌、王家坪、凤凰池、丁家坪、王家畈镇小河村(1、2组)5个行政村。厂址海拔高度在562.6至574.0米之间。这座建于高山上的自来水厂将让4800多名山区农民告别吃“雨水”的日子。
深溪净水厂工程位于夷陵区下堡坪乡,水源选取深溪水库。工程实施后,预计可解决下堡坪乡马宗岭村及黄花镇杨家河村、杜家坪村、中岭村、张家口村等5个村9800多人以及家庭养殖的供水问题,改善该区域的供水水质。(记者万龙云 通讯员丁蔚)
良斗河水厂投用将使万余人受益
2月26日,秭归县良斗河水厂进入试运行,预计今年4月投入使用。
良斗河水厂位于秭归县水田坝乡下坝村。原水田坝集镇水厂已建成投运多年,净化设施老旧失修,供水规模小,部分管网存在严重锈蚀现象,水源保证率不高。由于该地区现有的水厂无法满足大水源集中供水要求,亟需将集镇及周边村组统一规划部署,找寻新厂址建设标准化水厂。
为此,三峡后续专项资金全额补助2452万元用于实施良斗河水厂项目,取水坝位于良斗河一级电站下游300米的河道处, 建设内容主要为铺设13公里输水管道,新建一座1300t/d净水厂,安装2563块智能水表。该项目于2022年11月21日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
良斗河水厂投运后将服务于水田坝集镇、上坝村、王家桥村、龙口村以及下坝村,受益总人口10250人,能有效缓解当地人民群众用水难题。(记者万龙云 通讯员谭俊黎)
农村水厂智能化运行加快推进
2024年,宜昌市农村供水继续在强管护、优服务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供水管护质效,实现群众由“有水吃”向“吃好水”的转变。
据介绍,宜昌将深入实施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完成已建千人及以上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划、立、治”工作,集中供水工程应配尽配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加强水质检测中心水质巡检工作,确保水质安全。
宜昌市农村供水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宜昌积极推进农村水厂智能化运行。以远安县龙泉水厂为例,这是远安县第一个全面实现智能化运行的农村水厂,于2022年12月底建成通水。山泉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再利用高程差流入4个小水厂,供水人口达3000人。
同时大力提升专业化管护水平,强化县域统管,全面建立县级农村供水公司,实现“同网同质同服务”。目前,全市纳入县、乡等供水公司管理的集中供水工程超过五成,集中用水户约九成。(记者万龙云 通讯员丁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