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在望江县鸦滩镇香茗村的木耳基地内,十几位村民正采摘木耳。
2023年,香茗村种植的20万棒木耳年产值已达120万元,这让香茗村的村集体经济从2022年的74万元增长到187万元。
数字令人振奋,但成功并不容易。用香茗村党总支书记何忠明的话说:“这是一条义无反顾的发展路。”
三年前,这片土地上种的是香菇,由外地商人租地运营。2021年,因难有效益,外地商人放弃经营,10余亩土地面临荒废。如果由村集体自己种,可种什么?怎么种?难题接踵而至。
种植香菇的设备、流程都较完备,但前期面临的销售问题不解决,再走老路显然还是一条“死胡同”。
“那就变!大不了从头开始。”2022年,通过市场调研,香茗村选择了木耳种植,并由村“两委”党员带头干,开展试种。
木耳和香菇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以及生长方式都不同,风扇、冷风机、喷淋设备都需要更换,资金从哪里来?之前的种植经验也派不上用场了,种植技术又从哪里来?
村“两委”多次商议,决定采用“村集体与农户合作,共同投资入股”的模式,通过党员带头垫钱的方式,先解决资金难题。当时还是民兵营长的何忠明就是其中一员,为产业发展垫付了8万元资金。同时,有着20年木耳种植经验的村民何犬根回了村,他能提供技术支持,还能为村民提供手把手教学。
2022年,香茗村重新出发,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成功利用10亩地种了8万棒木耳,实现了产值53万元,并带动20位村民务工,发放工资19万元。看到种植木耳的可行性后,香茗村在2023年果断将种植规模提升至35亩、20万棒。
从制棒、灭菌、结种,到发菌、下田,“木耳种植一条龙,村里起码有十几位村民可以独立挑大梁。”何忠明对生产全过程和村民的技术水平充满信心。但他也深知,一成不变就无法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学习运用新的生产技术,种田也要科技感。
2023年,自动化制棒设备被引进基地,10余位村民通过学习掌握了使用方法,让“买棒”成为“过去式”。新建成的17座发菌棚实现了控温控湿,村民们再也不用为突发天气而发愁,发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当年,木耳基地年产值破百万,发放工资40余万元。
今年,机械化结种也已提上日程。调研、对比、学习,村民们热情“拥抱”新技术。目前,灭菌房即将动工建设。建成后,香茗村木耳基地将彻底告别老旧的“帆布灭菌”,灭菌效果将得到质的提升。(全媒体记者
管炜 通讯员 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