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守护”城区重点绿地 建成区绿地面积8638公顷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05-08 08:58 来源: 三峡日报
【字体:

  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守护”城区重点绿地

  建成区绿地面积8638公顷

  今年将实施110个绚丽花城项目

  4月29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及其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以满意获得通过。

  城区绿地寸土寸金,宜昌率先探索地方立法破解“护绿”难题。2017年1月1日,作为宜昌取得地方立法权后诞生的第一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保护条例》颁布施行,改变了过去绿地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

  《条例》施行7年多来,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依法推进重点绿地建设与保护,制定《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管养规范》《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重建和恢复办法》,坚持重点绿地保护“林长+山长”两长同责,城市绿色基底不断夯实。

  “城区目前已建成重点绿地65处,总面积4105.53公顷。”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中心综合科科长文靓列出一串数据:“《条例》施行以来,城区永久性保护绿地从29处1758.13公顷增加到59处3465.17公顷,增长133.5%。”

  成绩背后,绿地重建项目品质不高、重点绿地保护范围划定不科学、毁绿侵绿行为时有发生等问题仍然存在。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去年9月至10月,市人大常委会紧跟市委工作部署,深入城区各区(含宜昌高新区)13处重点绿地,对《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与5个区人大常委会同步联动检查,分别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实现检查范围全覆盖。”市人大城环委主任委员雷迅表示,先后组织各区人大代表、项目负责人、群众50多人次参与实地检查和座谈调研,共发现问题36个,形成问题清单。

  2023年10月17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形成了审议意见。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将审议意见连同问题清单一并转交市政府研究处理。

  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聚焦问题清单,深入调查研究,找症结、抓整改,在深入宣传法律法规、提高建设养护标准、加强监管执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对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持续跟踪督办。

  作为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点问题之一,三峡大道西陵二路节点互通工程临时占用李家山山体项目,地块复绿质量不高,边坡挂网处植物大片枯萎,部分地块裸露。

  问题转交市政府处理后,市林业和园林局对2017年以来占用和临时占用重点绿地项目开展全面现场踏勘,定期督促临时占用重点绿地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复绿效果较差的三峡快速互通立交—西陵二路节点互通工程临时占用李家湾山体项目及花溪路节点互通工程临时占用柏临河湿地项目,现已完成整改复绿。

  市林业和园林局城市园林绿化科负责人罗于哲介绍,正大力实施“增量提质、立体绿化、串园连山、花漾宜昌”增花添彩四大行动,建立《宜昌市绚丽花城建设规划》项目库,已完成增花添彩项目136个,城区新增口袋公园23个。

  截至目前,宜昌城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8638.0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超17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5.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6.31平方米提升至16.5平方米。

  罗于哲表示,今年计划实施110个绚丽花城项目,包括新改建白马山公园、儿童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38个口袋公园,彩化柏临河、东山运河2条水系两岸及共联山、双城路山体等5个山体,高水准推进城市中央绿心、柏临河生态廊道、城市新中心起步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构建城市大美形态。(记者付江山、通讯员谭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