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市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已发现物种超2000种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05-23 07:55 来源: 镇江日报
【字体: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镇江市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已经过半,截至目前,调查发现物种超2000种,包括很多珍稀濒危物种。其中,极危等级3种,濒危等级2种,易危等级6种,近危等级11种,典型代表有粗梗水蕨、青头潜鸭、田鹀等。

  近日,随着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的展开,调查组在南山莲花洞景区林中发现了大片近危物种杜衡的身影。杜衡,是一种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一般在20厘米以内,里面通常有方格状的脉络,花期为四五月份。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我国国宝级昆虫中华虎凤蝶的唯一寄主植物,正是因为大片杜衡的存在,不久前,调查团队才观测到中华虎凤蝶在镇江山林间翩翩飞舞的景象。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团队调查人员贾冰婵介绍说,中华虎凤蝶和杜衡等植物之间有着十分协调的关系,比如说杜衡的叶芽出土几天以后,中华虎凤蝶便羽化出现。“杜衡的绿叶开始挥发香气时,中华虎凤蝶便会来产卵,它的卵与杜衡叶背的色调非常一致,既可以隐蔽又可以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等杜衡长得油绿肥嫩的时候,以其叶片为食的中华虎凤蝶的幼虫这个时候便会孵出来卵壳。”

  此前,调查组还发现震旦鸦雀的身影。震旦鸦雀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种,仅生存于芦苇地,数量稀少,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目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据了解,除了震旦鸦雀,我市还出现了多种珍稀鸟类。

  “从珍稀濒危的物种情况来看,我们有发现青头潜鸭,它是极度濒危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还有‘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团队调查人员陆凯说,更让人惊喜的是,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在镇江已经多年没有记录的物种,“例如我们在豚类保护区江滩上发现罕见的迁徙候鸟黑眉苇莺,以及我们在十里长山通过红外相机捕捉到多年未见的花面狸。”

  陆凯表示,镇江市整体生态系统非常有特点,既有长江湿地滩涂,又有宁镇山脉森林生态系统,山水交织,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地理区系。随着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在我市露面,种种“精灵”见证着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渐显,人与自然愈发和谐相处。

  据了解,镇江市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还发现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3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7种,典型代表有细果野菱、凤头鹰、红嘴相思鸟、拉步甲、中华虎凤蝶等。(单杉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