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以莓为媒 “莓”美与共 怀宁奏响乡村振兴“蓝”色乐章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05-23 09:20 来源: 安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怀宁县是“全国戏曲之乡”,这里的好山好水好气候孕育出8.8万亩优质蓝莓,吸引上下游企业共同创造财富,引领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在近日召开的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怀宁蓝莓选入环球品牌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

  初夏已至,蓝莓成熟。该县月山镇复兴村蓝莓基地内,一颗颗晶莹饱满、口感香甜的蓝莓果缀满枝头,散发出阵阵诱人的果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我们从合肥出发开了不到2个小时车就到了,交通非常方便,这里的蓝莓又大又多,我们觉得不虚此行。”游客潘先生说。基地负责人汪金有介绍,除了游客现场采摘现场卖,村民采摘下来的新鲜蓝莓则直接在基地清理、分拣、包装,当天就用冷链车运往北京、上海等地。

  在马庙镇严岭村千亩蓝莓园内,成片的蓝莓树苗上挂满了饱满的蓝紫色浆果。“蓝莓园日产约1万斤,预计今年产量可达50万斤。”怀宁禾向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瀚脸上写满收获的喜悦:“上海的客商刚来电话,让我把采摘下来的新鲜蓝莓打包好,冷链车下午就到。我们有自己的商标、绿色食品认证,每天送到上海、杭州、南京等长三角城市和广东省各超市,我们的蓝莓深受消费者欢迎,供不应求。”

  和禾向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样,位于腊树镇的安徽世纪佳禾蓝莓产业基地有限公司,每天也是将新鲜蓝莓直销外地大城市,中间不经过批发市场等流通环节,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蓝莓的新鲜。“当天摘的果,当天就清库了,基本没有存货。”公司负责人汪永明说,虽然鲜果供不应求,但公司并没有止步于鲜果销售,而是一边常年加工冻果,一边到外地加工厂代工生产蓝莓酒、蓝莓果脯、蓝莓果酱等系列产品。

  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体,只有融合发展,才能相得益彰。作为怀宁蓝莓种植的主要乡镇之一,雷埠乡不仅着眼于“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联农带农增收模式,同时借助蓝莓打破城市游客圈层,向更多群体推介红杉林、红色等旅游资源。“依托蓝莓产业,打造‘蓝莓+’农文旅融合项目发展,从而带动更多群众增收。”雷埠乡党委书记汪来胜说。

  每当漫山遍野的蓝莓熟了,怀宁县都会举办蓝莓文化旅游节,以蓝莓为媒,向游客推介当地优质的生态环境。乡野小径、美丽村落,非常适合漫步健身,该县抓住举办旅游节的契机,引进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运动,让体育健儿们穿行在美丽的赛道上,感受独特的蓝莓风情。节庆期间,该县还推出摄影大赛、亲子采摘、自驾游等一系列体验式休闲旅游活动,让健身漫步成为观赏风景的重要方式。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怀宁县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蓝莓产业,实现了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双赢双丰收”,有力带动了乡村振兴。目前,该县种植蓝莓8.8万余亩,培育了198家规模化蓝莓种植企业、34家蓝莓农家乐、99家蓝莓采摘园、10家蓝莓精深加工企业,2023年蓝莓产业产值达65亿元,并成功创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同时,全县78%的行政村以蓝莓产业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村均增收超15万元,蓝莓产业从业农民人均增收超8000元。

  “我们以蓝莓为媒介,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方式,打造农旅融合产业、田园综合体新业态,把‘蓝莓+采摘’‘蓝莓+旅居’等作为载体推动农旅项目发展,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富民路。”怀宁县蓝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兵说,该县还引入头部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建设生产保鲜基地,发展蓝莓精深加工产业,开发蓝莓酒、蓝莓醋、蓝莓果汁以及蓝莓花色苷等产品,形成蓝莓产业集群,以“小蓝莓”撬动“大产业”。根据县级层面规划,到2025年,该县将完成10万亩蓝莓种植面积,形成10万吨蓝莓深加工能力,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蓝莓产业实现100亿元总产值。

  一颗蓝莓,撬起致富路。值得关注的是,“小”蓝莓在怀宁县正成为带动一方经济腾飞的“大”能量。该县借助“大黄山”建设平台,充分发展“蓝莓+”“旅游+”“+旅游”,大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辐射带动休闲度假、医疗康养、会展经济、体育赛事、创意经济、文化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创造催生新业态,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怀宁特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通讯员 檀志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