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岗地种出高产粮 喜听麦田丰收曲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05-27 07:36 来源: 镇江日报
【字体: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眼下,小麦已逐步开镰收割。5月25日中午,丹阳开发区前马陵村小丫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魏国良一吃完午饭,便兴冲冲地直奔田头,因为提前联系的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已来到了田埂边。魏国良说:“今年我家农场的小麦长势特别亮眼,下午丹阳市小麦单产竞赛验收专家组将在这里进行实收实测!”

  中午的骄阳下放眼望去,农场内连片的小麦穗大粒多,金黄的麦浪随风摇曳,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马上准备开镰收割,到时留20亩小麦待专家组实割实测就可以啦!”魏国良乐呵呵地招呼农机手先下地收割。随即,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轰”一声驶入滚滚麦田,伴随着机械的欢唱,切割、脱料、入仓等收麦工作一气呵成。

  下午3:30,丹阳市小麦单产竞赛验收专家组来到现场进行测产验收,在实割实收了一块大田,最后按照小麦标准含水率折算,扬麦33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549.9公斤。

  听到小麦实割实测的结果,魏国良喜出望外:“今年是我从事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种植10多年来小麦单产最高的一年,比去年每亩高出150公斤左右。而且今年农场种植的300多亩小麦,主要品种就是扬麦33。

  据了解,小丫家庭农场承包的土地大多是岗坡地,经过多年来的改造,已形成标准粮田。今年小麦测产能取得喜人成果,是小丫家庭农场新品种及配套种植技术加持的结果。

  “除了新品种优势外,我在田管中已连续8年对土壤进行有机肥改良,大大提高了农田有机质含量。虽然今年春季小麦生长期气候不好,但我家农场的小麦后劲足,没有出现倒伏。”魏国良说,农场积极运用小麦机条播、精确定量栽培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做到科学精准施肥,由于农田培肥改土后有机质含量高,小麦生产所用的复合肥、尿素亩用量也比以前减少……这些都为小麦高产丰收夯实了基础。

  “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一系列好政策让我们吃上了‘定心丸’,待这批收获的小麦全部烘干后,我将直接卖给面粉企业……”聊起今年的夏粮收成,魏国良信心满满,爽朗的笑声和收割机的轰鸣声在田头回荡,成为时下金色田野、美丽乡村的最美风景。这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广大种粮农民的心声。(通讯员 蒋澄瑜 蒋须俊 记者 栾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