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乘“数”而上强“基”赋能——我市“数公基”平台搭建完成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07-12 09:43 来源: 黄冈日报
【字体:

  7月9日,我市“数公基”平台建设中心展示大屏上,黄冈城区115平方公里区域微缩图,地形地貌、水域河流、城市道路、建筑物等跃然屏上。

  自2023年11月湖北省启动第二批试点扩面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站在加快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高度,强力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中奋楫争先、勇毅笃行,聚力探索“黄冈路径”,助推城市“智”变。

  目前,我市已完成“数公基”平台搭建,建成城市数字模型管理系统、编码赋码系统、“一标三实”管理系统,上图实体对象实现100%赋码。今年6月30日,我市“数公基”建设(一期)通过省专家组阶段性验收。

  乘“数”而上  激活“智慧”新动能

  开展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今年3月15日,市级城市“数公基”《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不到3个月,截至6月10日,我市公共数字底座——一平台三系统(一体化政务大数据能力平台、城市数字模型管理系统、编码赋码系统、“一标三实”管理系统)已建成使用;黄冈市区六类基础空间数据和“一标三实”数据已全部汇聚上图,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对象分层落座,已形成 “一屏统揽、一图展示、数实联动”。

  这速度,离不开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推进——

  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将“数公基”建设纳入市委年度重点工作和专项发展规划安排部署。

  开展攻坚专班,抽调32名骨干集中办公,组建“专班+专业公司”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撑。

  高频调度,通过全市领导干部大讲堂统一思想认识,组织22次专题会持续推进落实,及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边学边干,18次邀请省专家组和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专班来黄指导、答疑解惑;16次赴省工作专班、厦门市、十堰市等地考察学习,理清我市建设思路,明确全市建设目标。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推进下,专班和技术团队攻坚克难,不断测试验证、寻求更好的方法、更准的数据、更快的速度,成果不断展现,数字底座也越来越实。”市“数公基”建设专班相关负责人徐知介绍。

  大数据是支撑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基础。目前,平台已新接入23家市直部门和9个县市数据,新增数据6700万条,实现市县一体化数据共享,补强数据汇集短板。

  同时,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我市坚持“市建县用”“市县一体”,持续强化统筹调度,稳步推进县市扩面推广。

  目前,9个县全部完成县城中心城区建构筑物白模生产;全部完成试点社区“一标三实”数据核采核验;市县已经打通全市统一标准地址生产流水线,部分县市已扩面开展数据采集治理。

  聚“数”强基  构建善治新格局

  当城市管理实体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城市会发生什么变化?

  以往,地名不一致、门牌号码无序常常导致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尴尬事。“我们惠康佳苑小区以前有时候叫惠康小区,有时候叫惠康家园,有时候叫惠康佳苑,这次进行标准地址录入之后,都统一叫惠康佳苑,居民房产证也都明晰了。”市区赤壁街道惠民社区网格员龙晓芳说。

  “今后类似这样的问题基本不会再出现。”市“数公基”专班工作人员黄俊说,“数公基”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关联,促进业务协同,不仅能让城市管理实体都有统一的“身份证”,也能提升全生命周期的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自“数公基”建设以来,我市对全市域五类基础空间数据(地形地貌、建筑物和构筑物白模、行政区划、城市道路、水域河流)和“一标三实”数据(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均进行了编码赋码,让每一个城市管理实体都有各自的“身份证”编码。

  点击鼠标,视角放大至黄冈市黄州区惠民社区,随意点击一栋房屋,房屋地址精确至门牌号,户主身份信息、家庭成员乃至常住人口都一一显示。

  黄俊介绍,实体身份编码不仅具有唯一性,而且统一标准,打破了“千行百业,行行赋码,层层加码”带来的信息壁垒。

  6月20日,全市首张二维码实体门牌在赤壁街道三清社区财苑小区正式安装启用。居民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获取房屋统一标准地址、社区民警、网格员等信息,还可以进行实有人口自主申报。

  “下一步,随着系统平台不断完善,二维码的集成信息服务平台还可为市民提供包括交通出行、水电燃气、社区通知、商业信息在内的多种便利服务,进一步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黄俊介绍。

  目前,黄冈中心城区白模和“一标三实”数据已全部治理上图,其中,建构筑物白模54892个、建筑物幢地址41662个、实有人口437901人次、实有房屋(户室地址)292439个、实有单位21373个,上图率均达到100%,完成42小类实体对象编码赋码933532个。

  未来,一座桥、一个井盖、一盏路灯、哪怕一个垃圾桶,都会拥有自己的“身份证”……我市“数公基”平台,通过汇集全市各部门数据,让城市管理者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每个角落的实时动态。

  “数”以致用 打造“智慧”新标杆

  “数公基”平台搭建起城市管理的公共数字底座,为城市运行装上智慧“大脑”。

  打开我市“数公基”平台,进入市民政局未成年人保护系统,点击基础信息库,输入未成年人基础信息,就可以看到未成年人的详细地址信息、学校信息及监护人信息。

  “将未保系统与‘数公基’平台对接后,未成年人信息管理和包保过程中地址不准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何勇健说。

  我市在“数公基”平台建设过程中坚持“因用而建、以建促用”,调研形成市级267个应用系统“一本账”和684个城市管理对象分类成果,正在推进首批民政、公安、交通等6个部门13个强关联系统对接改造,已完成地名协同管理系统、未成年人保护系统等5个系统的轻量级对接改造,实时调用基础平台地图、地址、人口及编码等服务,应用体系化标准化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正在探索将“i黄冈”惠农服务、智慧养老、“多规合一”等与“数公基”平台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实现“i黄冈”和智慧养老系统直接查询、使用平台的空间地理信息、“一标三实”等数据服务,更好支撑黄冈数字化转型发展。

  “我们在建设‘数公基’平台过程中,始终坚持着眼实用、谋划长远,探索建立了一批县市可借鉴的工作机制,出台实施了一批补短板管长远的制度规范,解决了一批困扰基层治理的长期性问题。”徐知说。

  当前,已先后出台街路巷名称命名更名规范、统一标准地址生产管理工作规范、门楼牌编制管理办法,建立市直单位首席数据官制度、线上线下数据核查机制、全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安全管理办法等,为“数公基”平台的持续运营管理夯实基础。(

记者 汪欢 通讯员 王卓民 江若萱 卓军

  审核人:范学鳌

  责任编辑: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