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宜昌以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跨越——宜科 宜创 宜新 昌未来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08-03 08:52 来源: 三峡日报
【字体:

  8月2日,全市科技大会举行。

  13个202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50强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大会现场,宜昌市一大批“科技之星”从幕后走向台前,走向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展示了宜昌市强大的科创实力。

  近年来,宜昌加快建设区域性科创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产业新动能不断激发,企业新势能持续塑造,发展动力中的“含新量”“含绿量”越来越高,传递着科技创新的强劲脉动,积蓄着未来发展的澎湃动能。

  记者专访

  专注岩体变形控制,为“大国重器”保驾护航

  ——访“复杂工程岩体开挖卸荷效应与控制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邓华锋

  “伴随着我国大批水电、能源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高陡边坡、地下洞室、坝基等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涉及到大体量岩体开挖,随之会产生较大变形,甚至局部或者整体失稳破坏,直接影响工程安全,如何通过试验分析、理论计算和技术方案优化,保证工程岩体变形稳定在可控范围内,为工程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这就是我们这个项目研究的内容。”8月2日,“复杂工程岩体开挖卸荷效应与控制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邓华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还在修建过程中,邓华锋就跟随导师李建林教授,开始研究岩体开挖卸荷效应和变形稳定控制问题,如今,经过几代人20余年的持续研究,这一研究项目实现了新的突破。

  针对新的复杂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岩体开挖卸荷效应及控制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该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系统开展设备研制、理论分析、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最终形成“复杂工程岩体开挖卸荷效应与控制关键技术”,破解了复杂条件下开挖岩体长期安全稳定和绿色防控制约工程安全运行的“瓶颈”问题。

  邓华锋介绍,该项目主要在岩体开挖卸荷试验设备研制、卸荷效应分析理论、变形控制技术等三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

  在实验方面,项目研发了复杂地质环境与加卸载于一体的大型岩体开挖卸载荷真三维物理模型实验系统,实现了不同岩体结构条件下岩体卸荷效应与应力路径、水平、速率关系的模拟,揭示了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应力演化与损伤机制,为构建卸荷岩体力学理论提供了实验技术。

  在理论方面,项目建立了岩体卸荷各向异性损伤演化本构模型,提出了岩体开挖卸荷区划分及其卸荷效应分析方法、适时抑制地应力释放的变形控制方法,实现了岩体卸荷损伤演化与质量劣化的定量评价,为复杂工程岩体开挖卸荷变形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实践方面,项目研发了微生物灌浆加固技术,建立了开挖卸荷区加固岩体长期变形稳定性评价方法,实现了岩体卸荷损伤抑制及其变形控制,解决了复杂工程岩体开挖卸荷效应评估与控制关键技术难题。

  “整个研究过程最辛苦的还是现场调查、取样,为了获取第一手地质资料和试验样品,团队的老师和学生,至少要在工地上待大半个月,在云南、西藏等地区,团队成员克服了高原反应、自然环境恶劣等困难,顺利完成了研究任务。”邓华锋坦言。

  据了解,该科技成果被第三方评价认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被20多家单位成功应用于白鹤滩、小湾、水布垭等30余项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隧洞开挖卸荷变形稳定分析及加固优化,为工程建设与运行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近三年累计节省工程开支12.3亿元。同时,转让发明专利25项,成果先后被3项规范、标准采纳,丰富了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及实践,推动了岩石力学理论的发展。

  “科技成果研究的落脚点还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希望这个项目未来也能为更多‘大国重器’保驾护航。”邓华锋说。

  三峡日报记者 张婷婷

  精准培育,推动鄂西特色中药产业创新发展

  ——访“鄂西特色中药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袁丁

  “中药材种植相比普通农作物,其技术要求高出数倍,就像养育孩子一样,只有精心精准培育,才能产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品质药材。我们的项目就是覆盖全产业发展的系统性研究与应用,即新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标准化、质量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该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鄂西中药材产业由资源输出向产品出售的华丽转变,助力山区乡村振兴。”8月2日,“鄂西特色中药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三峡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袁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素有“华中药库”之称的鄂西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涵盖药材品类过千种,其中天麻、五倍子、竹节参、药用木瓜等品类,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良种缺乏、良法缺失导致人工栽培受限,药效机制不明、产品开发不足导致产业化发展受阻,成为中药现代化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科技部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数十项项目支持下,“鄂西特色中药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实现多项零的突破。

  在新品种选育方面,成功选育全国首个红乌杂交天麻品种-“鄂天麻2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质量优和耐受性强等特点。首次筛选出与天麻高亲和性的蜜环菌生物种CBSF,该菌种使鄂西天麻药用有效成分含量提高42.8%,为宜昌乃至鄂西成为全国天麻核心产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种植技术研发方面,成功构建“林-药-蜂”中药材立体种养新模式,率先建立生态栽培与循环利用新模式;建立了中药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体系,即利用药用树木废弃枝叶、药渣等物质生产硫黄菌、桑黄、密环菌等珍稀药材和药用资源,实现药材低碳循环生产;建立《天麻栽培技术规程》,规范我省天麻仿野生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使省内天麻单产提升20%以上。

  在质量控制方面,革新了天麻、竹节参和皱皮木瓜质量评价方法,对相关品种的品质进行系统评价。首次确定竹节参人工栽培适宜区及最佳采收期,形成了国内首个竹节参人工种植体系与质量评价标准。明确皱皮木瓜产品质量评定依据,建立了木瓜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标准。

  在药效机理研究方面,首次阐明了竹节参对脂质代谢紊乱、脂肪性肝炎的药理作用与机制,并深入挖掘了其脂质代谢的机理;明确了木瓜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幽门螺杆菌诱发性胃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保护)作用与机制;进一步揭示了淫羊藿改善生殖功能衰退的作用与机制。

  在新工艺优化与新产品开发方面,首次建立泡沫分离法提取竹节参皂苷的新工艺,集成创新了五倍子单宁酸、没食子酸提取工艺,制订行业标准5项。

  第三方评价显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新品种证书1个、制定行业标准11项、创新产品鉴定证书2项,授权发明专利38项,发表论文496篇,其中SCI收录171篇,国内顶级权威期刊收录59篇。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46.61亿元,新药理作用在15家医院临床推广运用,累计治疗各类疾病共20289例,极大推动了天麻、五倍子、竹节参等鄂西特色中药品类的产业化发展。

  “很庆幸这30多年,团队一直坚持研究初心不放弃,才能抓住‘中药材产业链被纳入全省十大农业产业链’这个风口,实现多个项目零的突破。”袁丁表示。

  未来,团队将继续潜心研究,努力培育优质高效新品种,研制创新药和大健康产品,力争助推竹节参、天麻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建设成国家级示范项目,引领鄂西特色中药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三峡日报记者 张婷婷 通讯员 李念祖

  发言摘登

  匠心筑梦中国“芯”

  兴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湖北三峡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 李少平

  在兴发集团长期从事科技创新工作,我有三点切身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先进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兴发集团2008年进军微电子新材料产业,第一个项目是电子级磷酸,当时花80万美元购买海外技术,但装置建成后生产的产品满足不了芯片制程要求。经分析才知道,芯片制造技术在不断进步,以前的技术不能满足高端芯片制程要求。后来我们经过努力,将电子级磷酸品质突破到100ppb,达到市场要求,客户需求已提升到80ppb。等我们攻关达到80ppb,客户又要求50ppb,始终追着客户后面跑。痛定思痛,我们直接将目标锁定行业最前沿10ppb,下决心攻关突破,最终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17年兴发启动电子级硫酸项目,海外有厂家愿意以1200万元把技术卖给我们,但经过反复研究,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干,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产品达到G5水平。这些经历说明,能买来的只能是过时的技术,先进技术只能靠自己突破。

  二是科技创新必须久久为功,把产品做到极致。前段时间我在井冈山学习交流,都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大家讨论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成为专家?大家一致的结论是:专家并不是多聪明、多厉害,而是一直专心干某件事,把行业里所有的坑都踩过了,又能从坑里爬出来,就成了专家。技术创新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必须久久为功、潜心钻研,把产品做到极致。

  三是市场才是检验科技创新的试金石。如果把实验室研发视为产品成功的10%,那么工业化产品下线只能算30%,最后的60%都是市场考验。技术攻关成功、产品质量合格,不代表客户就认可接受。最开始没有厂家敢冒风险用兴发的产品,销售困难。我把工作重心从研发转移到销售,天天做PPT、跑市场,第一次去拜访客户连办公室的门都不让进。最后还是业界一个销售负责人以他们的名义把我们的产品供给马来西亚工厂,开发了第一个海外客户。有了产品应用先例,国内芯片工厂才给了我们一个上线测试的机会。2015年样品检测通过,这才打开国内市场,经过10年市场开拓,我们终于成长为国内电子化学品龙头企业。所以研发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必须面向市场,产业化落地,创新才有生命力。

  三峡日报记者 时刚 整理

  着力打造全市创新驱动强引擎

  宜昌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张锴

  近年来,宜昌高新区坚持创新主体和平台载体“双轮驱动”,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三链融合”,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打造全市创新驱动强引擎。

  一是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助推产业链转型升级。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41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75家,获批省级科创“新物种”企业1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8家,人福药业连续3年入选全省高企百强,长机科技数控插齿机成为全国单项冠军产品。今年一季度,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3%,增速居全市前列,预计上半年将超70亿元。

  二是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助推供应链双向融通。积极推进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引导689家企业上线“天网”,推动5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3家省级平台、56家市级平台组建“地网”服务联盟,选派41名技术经纪人驻企服务,促成科创合作58项,总成交额3293万元。森德电工借助供应链平台发布“多模态传感器”等技术需求及项目研发资金需求,华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接提出解决方案并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开发、个性装备中试、成果转移转化等专业服务。

  三是加强创新生态营造,助推人才链活力涌动。坚定以招引高端人才、双创项目破局构建创新生态,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近三年共投入5250万元支持双创人才引育、主体孵化培育,建成国家级孵化平台14家、省级7家,分别占比全市73.7%、30.4%,累计招引博士30人、硕士779人、柔性合作院士3人。今年成功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石林及其原子能科学研发团队项目落地白洋,为硼同位素项目提供核心技术加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化工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宜昌高新区将加快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达3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以上。通过抓实创新平台,强化产业技术供给,譬如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公共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主导产业在成果转化、中试熟化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抓实科创供应链,打通成果转化路径,力争到2025年,上线“天网”企业超1000家。通过抓实科技招商,增强主体培育后劲,聚焦材料科学、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重点领域,为高质量招商引资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三峡日报记者 张婷婷 整理

  相关链接

  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50强发布

  三峡日报讯(记者时刚、通讯员王晓燕)8月2日,在全市科技大会上,发布了2023年度高新技术企业50强名单,以进一步激发全市企业自主创新活力,提升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品牌效应,更好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示范带动作用。

  此次发布的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强,是基于2023年度国家火炬统计数据,注重数量规模指标与质量效益指标兼顾,根据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潜力等19项具体指标,通过综合测算,严格按总分排序产生。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50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55.7%,营业收入的57.9%,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56.1%,研发人员的41.8%,研发费用的59.0%。从区域分布来看,50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宜昌城区,占比超6成;东四县共13家,占比近3成。从产业技术领域分布来看,50强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32家,占比超6成;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领域14家,占比近3成。

  据分析,此次上榜的50强高新技术企业年均投入研发费用达1.63亿元,是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年均研发费用的16.85倍,科研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为17.43%,平均拥有科研人员252人,是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平均科研人员的11倍,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7件,是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拥有发明专利数量的12倍。50强高新技术企业中有16家入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100强,有1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本版图片由三峡日报记者 严晓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