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山水灵秀新城”的生态画卷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09-18 00:00 来源: 攀枝花日报
【字体:

  一座城市的魅力源自山的秀美、水的灵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西区,攀枝花市的老工矿区,近年来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让关注生灵、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和谐共生成为全民的共同行动,不断拓展、丰富绿色空间。

  时下,顺着秋色走进西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江清流、两岸秀色、花果连枝、满眼锦绣的大美景象。

  “水中大熊猫”现身公园

  “有人在河门口公园发现了桃花水母!”

  “这几天来逛公园的人一下子就多起来了。”

  ……

  8月下旬,“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现身西区河门口公园成为居民们见面和微信群里热议的话题。

  “世界级濒危物种现身老工矿区实属罕见。”西区园林绿化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郑大泉说,桃花水母只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是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生态密码”?

  作为建市初期定位的能源、建材和工业原料基地,当年的西区山上林木锐减,水土流失加剧,金沙江两岸的荒山触目惊心,金沙江水更被人们戏称为“一条‘黑龙’向东流”;风沙漫天、污水横流成为常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好“绿色转型之路”。西区一马当先,明确提出建设“山水灵秀新城”,其中一大重点就是做好“水文章”。

  做好“水文章”,关键要让水“活”起来。近年来,西区强化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建设,加强河湖管理保护,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自2020年金沙水电站下闸蓄水以来,形成近30公里的高峡平湖,成为西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河门口公园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能产生桃花水母?

  “在打捞游船划道里的树叶时,发现有白色的东西,本想去捞起来,发现它们还会跑,感觉很惊奇。”公园锦鲤园负责人刘星说,游船划道里的水主要是从金沙江抽上来的,因为在露天室外,有时候也会有雨水进入划道,“我还在这个划道里养了一些鱼,平常水少了,就加入公园里接入的自来水。”

  如今的金沙江地表水环境质量常年保持一类水质,而西区的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连续3年达到一类标准,优良率达100%。

  水润万物生,西区的水灵性渐显。西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李布德说,在金沙江、把关河等江河里,曾一度绝迹的一些鱼类也开始出现。

  赤腹松鼠偷苏铁种子让游客“背锅”

  秋高气爽,迎来丰收的季节。

  在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苏保区),孕育了整个夏天、经苏铁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人工授粉的攀枝花苏铁雌株,“心事”再也藏不住了:橙黄的种子偷偷从大孢子叶中冒出头来。这出自“名门闺秀”的种子光滑油亮,有着富足和自豪的成色。

  “因天生丽质,遭人觊觎,加剧了它的濒危程度。” 苏铁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永琼幽默地说,攀枝花苏铁集荣宠于一身,它起源于2.7亿年前,是种子植物的“老祖宗”。它见证了恐龙家族的兴衰成败,看过沧海变桑田,时间长河的历练让它淡定从容、睥睨四野。如今的它,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跟随杨永琼和她的同事们巡山,从海拔1100多米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来回走,是一件很劳累的事情,但她说起苏保区的事来却兴致盎然。苏保区依山而建,山下的攀钢石灰石矿已在6年前就全部退出了。“其实是先有矿,再建的保护区。”她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新的发展,由过去挖山开矿变为如今封山育林,苏保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攀枝花苏铁种子冒头后,担当“保育员”角色的工作人员天天察看长势,静等瓜熟蒂落。“但天有不测风云,种子也有旦夕祸福。”杨永琼说。

  “保育员”巡护监测时居然发现那橙黄的种子有被偷采的痕迹,以为是来游玩的人员或周边的村民采摘的,就由每天两次巡护变为四次巡护,还组织人员到苏保区周边的村组宣传。尤其是看见游客就提醒,只差去翻看他们的背包和口袋了。尽管这样,可种子数量还在不断减少。“保育员”脸色日益凝重,怀疑是游客偷采了种子。

  “感谢科技手段加持,要不这‘黑锅’还得让游客继续背下去。”杨永琼说到这里禁不住笑出声来,“红外线相机的补充如虎添翼,这才发现了攀枝花苏铁种子丢失的秘密。”

  镜头下,赤腹松鼠忙个不停,和工作人员抢采种的先机,灵动的身影上蹿下跳,采种、搬运、储藏……比秋收的农民还繁忙。恍然大悟的工作人员一路探寻,又发现赤腹松鼠把种子东藏西藏,健忘的它们又记不起种子藏在哪里了,间接又帮攀枝花苏铁播种。

  杨永琼说,它们选择的洞穴有点薄土、又阴凉。攀枝花苏铁种子储藏了一个冬季,来年春季时又萌芽、成长,有时一个洞穴里有100株左右的幼苗。

  随着生态修复和保护的有力推进,苏保区野生动物种类近年来显著增加。今年新一轮综合科学考察发现,苏保区脊椎动物增加到235种,而黄喉貂、黑翅鸢、白腹隼雕、游隼、灰林鸮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也增加到了26种。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滋养着万物,万物又互联互通,和谐共生!

  珍稀鸟类重新飞回矿区

  动物摄影爱好者谢明彬对白鹭情有独钟。每当深秋,白鹭飞回西区龙洞石灰石矿区,他便从清晨守候到迟暮,静静地观察,用心地拍摄。

  白鹭又叫做鹭鸶,是一种涉禽类的水鸟,喜静,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单。白鹭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很苛刻,只有该区域长期保持空气清新、水质清洁,加上植被丰富、气候适宜,才会造访或安家。因此,它又被称为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是大气和水质的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

  “你看,人们在田里农忙,它们则自由自在地在水库边觅食小鱼小虾,人与动物的画面十分和谐。”他说,现在飞来西区的不仅有白鹭,还有白胸翡翠、池鹭、绿鹭、苍鹭等珍稀野生鸟类,它们在乡村田野旁的水库边飞翔、嬉戏、觅食。

  “我在西区还拍到过被称为‘中国最美小鸟’、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栗喉蜂虎,还有棕胸佛法僧等,这些鸟类都是比较少见的,希望更多的人爱护它们、保护它们。”谢明彬拿着照相机,一边向我们展示,一边介绍。

  矿区、山峦、水库、田野、绿树与飞鸟,构成一幅恬淡的山野秋景图。

  “这几年,我们经常接到居民发现珍稀鸟类需要救助的电话。”西区林业局工作人员杨永琴说,今年就已经救治并放生了几次池鹭、猫头鹰。

  谢明彬说:“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一个地方环境好了,它们自己就会飞来。”

  让石漠荒山和矿山迹地“绿”起来,让江河湖水“清”起来,让空气“新”起来,让野生动物“活”起来,让西区绿色空间绽放异彩。目前,西区森林覆盖率达 45.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4%。西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说:“我们将继续探索生态美与共富并行,把绿色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越 特约通讯员 文丽云 杨茜)

  审核: 雷雨阳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