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黄梅戏发展学术研讨会举行 不忘初心求突破 传承文脉促发展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09-24 09:23 来源: 安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脉中有特殊地位。进入新时代,戏曲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9月22日上午,2024年中国(安庆)第十届黄梅戏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黄梅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安庆拉开帷幕。研讨会上,全国各地戏曲院团长、业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戏曲艺术数字化探索与实践、新时代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新时代戏曲艺术精品创作等话题深入探讨,助力戏曲艺术传承发展。

    为戏曲传承插上腾飞之翼

  新时代,戏曲艺术传承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开拓出新的道路是戏曲人一直以来的追求和探索。

  “新一代年轻人的不断成长,戏曲演员和观众随之变化,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也在悄然之间促进戏曲艺术的创新。积极面对时代带来的局面,尊重戏曲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力争做到守正,守住精髓;创新,创出高度。黄梅戏也在主动求变,注重新人的培养和新剧推出。”研讨会伊始,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安徽师范大学黄梅戏艺术学院院长韩再芬恳切地表达观点,并望参会的各位专家为黄梅戏与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现状问诊把脉,为寻求黄梅戏与戏曲现代戏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也为戏曲创作、评论、理论研究人才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中,善用科学和技术,让传统戏曲踏上“数字浪潮”奔涌向前是实现戏曲保护与传承、观演与传播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的变迁,戏曲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数字戏剧和数字技术的戏剧应用成为当今戏剧的基本语汇。”上海戏剧学院原校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博士生导师韩生教授指出,如今数字艺术的正向价值不断被挖掘和探索,参与缔造戏曲新的生态和业态,数字技术的应用重塑着舞台艺术的生产、演出、观赏与消费等各个环节,诸如环境戏剧、沉浸戏剧、XR机器人剧场、数字媒体剧场等演出艺术新形态竞相入局,虚实结合的“数字+”使得舞台更加多元、生动,艺术表现力极大增强。

  数字技术虽为戏曲传承开辟新路径,但并非唯一出路,同质化、娱乐化等现象也急需正视。在守正创新中如何坚守戏曲独特价值?韩生认为,戏剧艺术要守好“内容”这个初心,“技术加持下,戏剧形态会翻天覆地,但内容永远是戏曲的保障,艺术的生态逻辑链中戏剧创作始终处于顶端。”

  守住传统戏曲的“根”与“魂”

  精深厚重的戏曲艺术如何在众声喧哗的现代化进程中依然守住戏曲的本体性、守住戏曲的人民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

  “戏曲故事源自于民间,理念源自于民众,风格源自于观众,盲目追求时尚性和超前性,只会舍本逐末‘找不到北’。”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原秘书崔伟看来,当代戏曲人既要面对戏曲市场受多元化娱乐冲击的现实,更要面对培育喜爱戏曲艺术的观众土地,守住传统戏曲的“根”与“本”。中国戏曲应该在寓教力、故事力、民间力之间提升当代的发展。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戏曲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生动的表演和独特的唱腔,以及具有教化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与受众产生联系。中国戏曲的内容要与其他艺术形态形成区别,更具体、更生动,更有中国戏曲人和中国民众的道德理念,以及审美趣味上的情感沟通。

  崔伟还认为,每个剧种都闪耀着自身独有的光彩,都应在戏曲展演的舞台上展现着地域性剧种的极其鲜明的文化个性。“中国戏曲还应该在张扬艺术特质基础上,推进艺术表现力和风格的丰富,扬优势补短板,让戏曲既有传统神韵,又有时代之魂。”崔伟希望,黄梅戏研究要做中国戏曲发展的清醒剂、前行的助推器。

  唤醒戏曲文化“新颜”

  “我们任何一个文化物种,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它所处的文化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安徽省文化与旅游厅原副厅长唐跃重点强调了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黄梅戏等戏剧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应将文化生态保护视为非遗保护的核心之一,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绿水青山”。

  “文化生态的变化对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要在保持文化特性的基础上,让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唐跃认为,尽管努力为传统文化创造一个类似原始生态的环境存在局限性,但黄梅戏等戏曲艺术通过自身的调整和变革,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力和创新能力,证明了在新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只要尊重传统并适时做出调整,传统艺术就能够蓬勃发展。

  安庆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方锡球结合黄梅戏《天仙配》谈到了其改编的文化美学问题。他在研讨会上重点分析了黄梅戏《天仙配》在解放前后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文化和艺术层面上的考量,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以适应时代变迁并吸引更多现代观众。

  “从一些史料来看,黄梅戏《天仙配》的改革,的确有一个对特征化审美提升的过程。”方锡球认为,黄梅戏在保持传统魅力的同时,应通过特征化处理提升艺术表现力,进而拓展受众的艺术体验空间。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天仙配》在人物形象、情节内容和价值取向上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发展,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水准,也促进了黄梅戏从地方到全国乃至国际的传播与认可。这也是黄梅戏《天仙配》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的原因。这一过程不仅彰显了黄梅戏的独特美学价值和创新路径,也为戏曲美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本基础,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创作动向。(见习记者 刘丹 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