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攀钢两条消息令人振奋——2024年,矿山生态修复面积从700亩调整至1782亩;完成首次绿色低碳钢生产试验,试验中添加废钢约40%,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一增一减两件大事,直观地反映出攀钢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与决心。
当前,绿色低碳生产,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对于攀钢来说,绿色转型谈何容易。经过近60年的发展,攀钢已成为攀枝花工业“航母”,构建起一个庞大且关联度高的产业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绿色转型需要在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发力。
攀钢对标对表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及省、市有关要求,深入查找短板和软肋,结合实际、先立后破,编制了《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推进工作方案》,高标准开展环保规划和设计,将创新节能环保技术的策划和研发融入发展,从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打好净土保卫战等多个维度布局,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三年来,攀钢规划实施了攀钢钒5、6号焦炉节能环保改造等超低排放项目199项,投资72.52亿元。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发电、焦炉、烧结、高炉、转炉、轧钢等工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金秋,走进攀枝花市马家田花海公园,巨大的“天空之镜”碧波荡漾,500多亩蓬勃生长的绣球花、格桑花环绕四周,与远处的青山、湛蓝的天空自然融合。
然而,五年前,这里还是市民口中的“黑海”,也是攀钢唯一一座服役五十年的尾矿排放库。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尾矿库周边出现了居民小区、工业企业等,安全风险提升。
一边是企业运转,一边是民生诉求。攀钢毅然选择了后者,义不容辞扛起保护环境、绿色安全发展的责任,决定于2020年12月将该尾矿库提前闭库。
随后,攀钢投入数亿元,开展库区复绿、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工作,将昔日的“黑海”建成了风景宜人的“花海”。
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攀钢坚持“环保达标就是企业的生命线、环保能力就是企业竞争力、环保投入就是企业发展投入”理念,强化顶层设计,编制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清单并列入年度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建立环境保护治理长效机制,完善了《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责任制》等环保制度体系,完善现代化指标监测体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责追究”环保责任制,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环保督查机制,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赢蓝天保卫战。针对治理烧结烟气外排二氧化硫污染物行业性难题,攀钢坚持独立自主,经过不断的创新实践,开发出适合生产实际的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工艺装备,成功攻克这一难题。目前,攀钢钒、西昌钢钒的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发电锅炉废气脱硫脱硝等污染物排放,均满足国家超低排放要求。
打好碧水保卫战。以废水“零”排放为目标,针对弄弄坪生产厂区等濒临金沙江、地理位置受限等实际,先后完成了攀钢钒焦化酚氰废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股份公司攀枝花钒制品厂废水蒸氨工序用水工艺等重点废水治理项目,有效保护了金沙江生态环境,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江碧水。
打好净土保卫战。近三年来,攀钢矿业公司投入资金1.78亿元,攻克了干热河谷山地植绿复绿难题,对尖山排土场等矿区实施生态环境修复,修复面积达5825亩,走出了一条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生态系统治理之路。
付出终有回报。经过超低排放改造,攀钢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二氧化硫削减量位居全国钢铁企业首位,构建起绿色发展新格局,通过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大考”。
“我们通过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全面统筹谋划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实施废气、废水、废渣‘三废’治理,推进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升级改造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用行动守护攀枝花的绿水青山,用责任铸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攀钢安全环保部环保管理总监刘建华介绍,下一步,攀钢将聚力攻坚、向绿而行,高标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书写新时代绿色发展新答卷。(龙勇 杨子昂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晏洁 郑星)
审核: 孙昕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