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从课堂到田间 在劳动中成长——全市中小学“花样”劳动课观察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10-10 07:50 来源: 三峡日报
【字体:

  金秋时节,夷陵中学师生在卷桥河湿地收割稻谷,体验劳动不易与丰收喜悦。(记者 黄翔 摄)

  割稻谷、挖红薯、捉泥鳅……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市青少年宫组织开展“悦享生活迎国庆 多彩劳动伴成长”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来自宜昌城区各个学校的学生们走进田野乡间,在各种农耕体验中度过了难忘的假期。

  放假前,城东公园红薯田首次对公众免费开放采收,刚开园就被“秒杀”,家长们纷纷带着孩子来挖红薯。随着学生和家长对劳动、农耕体验的热情不断攀升,宜昌各地各校也开展了各种“花式”劳动课,让学生们从课堂到田间,在劳动的快乐中收获成长。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点军区卷桥河湿地上稻谷金黄,处处是忙碌的身影。近日,夷陵中学400余名师生来到这里,走入田间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学生们分成三组,“稻谷班”的同学们蹲下身子,一手捏一把沉甸甸的稻穗,一手用镰刀割断稻秆;“红薯班”的同学们戴上手套,亲手挖出一个个红薯;泥泞的水田里,“泥鳅班”则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鳅大战”……

  “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可收割起来并不轻松。”2422班学生刘昱含说,收割时,手臂的酸痛也阵阵袭来。但看到一堆堆饱满的谷粒,心中满是成就感。

  一边是收获,一边是播种。9月底,宜昌市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在学校后山农田开展秋播种植活动。高二年级的100多名学生来到田间,按照区域分工,撸起袖子,锄地松土,平地挖垄。

  同学们根据节气种植了菠菜、辣椒和萝卜等当季蔬菜。他们仔细挑选优质种苗进行播种,确保每一棵种苗都能在合适的位置生长。播种完成后,进行浇水灌溉,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

  “我们种了菠菜,相信它一定能茁壮成长,我们能在不久的将来一饱口福。”高二年级学生陈柏睿满怀信心。

  有趣又有益的劳动课,在宜昌各地各校随处可见:远安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七彩园林科普基地,开展了“探索植物奥秘,领略自然魅力”实践活动,孩子们在植物园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颜色和纹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现场学生们还亲手制作了叶脉书签。

  记者了解到,劳动教育目前已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确保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并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西陵区各中小学创新劳动教育实践路径,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食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同学们的健康饮食习惯和动手实践能力。绿萝路小学构建“三自一主”劳动课程,学生在“躬耕园”中种植蔬菜,在葡萄园里采摘葡萄,在香草园种养橘树,在“我能行小厨房”内烹饪美食。通过多元实践让学生自觉自主爱上劳动,学会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

  宜昌市第五中学教联体学生在老师们的精心备课和组织下,学习饺子、水果沙拉和三明治的制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互相帮助,沉浸式体验劳动的喜悦,同时也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和团结的力量。唐家湾中小学实施项目化学习,学生利用柑橘类果皮制作精油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手工技能,还学到了天然产品制作的相关知识。

  伍家岗区各学校将生活见识、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既重视学生的劳动体验,也注重手脑并用的动手实践。伍家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花溪路校区开展“七彩田园”特色劳动校级社团、劳动技能大赛、校园枇杷节等活动,从学校、家庭、社会多层面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宜昌英杰小学打造特色劳动课程体系,落实每月一个劳动周、每周落实一项劳动技能,开展“我是英杰小帮厨”“我和小树共成长”、劳动生活技能大赛等活动,家校共育强化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进行劳动学习和实践,在‘美的劳动’理念下,发现劳动之美,进而认识劳动、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余勇表示,宜昌各中小学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通过开发劳动特色课程、开展劳动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等,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认识劳动中的科学和智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出能适应社会、贡献社会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郑延)

  市九中 校园里的“开心农场”

  一个萝卜能做什么?在宜昌市第九中学,萝卜成为各科课堂的主角:种植课上种萝卜、语文课上写萝卜、劳动课炖萝卜……10月8日,记者了解到,为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宜昌市第九中学师生和家长一起动手,将校园的空闲地变成良田,因地制宜整理出太空种子种植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花卉种植基地3个“开心农场”。

  春天播种、夏天采摘、秋天施肥,大家一起拔萝卜、包饺子……随着劳动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宜昌市第九中学逐渐构建起一套特色的课程群,包括三大版块:开心农事、田园放歌、爱心分享等组成的农事劳作课程群;“我和我的节日”、巧手鲁班等组成的创意劳动课程群;生活整理、志愿课程等组成的美好生活课程群。

  “每一门课程都是一趟带领学生认识世界,并试着去创造世界的奇妙之旅。”该校校长甘亚妮表示,这些课程从劳动中来,又回到劳动中去,不知不觉,课堂的边界被打开了,学生在更广阔的“土壤”里扎根、发芽、成长。(记者郑延、通讯员叶玲)

  青岛路小学 “AI农场”赋能劳动教育

  近日,记者从宜昌市青岛路小学获悉,学校精心建设的“AI农场”于本学期全新亮相,让同学们在劳动中体验自动温控、自动浇水、智能杀虫等现代农业技术,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据了解,该校将科普教育、劳动教育和学科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在原有的“二十四节气种植园”传统种植基础上,打造集新技术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AI农场”。“师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客户端实时查看农场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随时随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该校综合教研组组长唐璟介绍。

  走进“AI农场”,视野开阔,光照充足,包含农业气象站、灌溉控制器、土壤传感器、苗情检测等在内的各种智能设施,实现人工智能对农作物的管控。

  “结合学校特点,我们准备种植金银花、枸杞等中草药,将传统中草药和现代化智慧科技相结合,科学和劳动相结合。”该校校长张雪艳表示,后期还将引导学生通过制作中草药包、认识标本等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记者张婷婷、通讯员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