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铁牛”田野唱欢歌 宜昌农机总动力达343万千瓦居全省前列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4-10-18 07:27 来源: 三峡日报
【字体:

  从水牛犁地到旋耕机耕地,从人工收割庄稼到联合收割机收割,从手摇喷雾器到无人机施药,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宜昌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53年,宜昌有了第一台农机,总动力0.013万千瓦;2023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343.4万千瓦,位居全省前列,市域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近年来,宜昌锚定农业强市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在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高涨。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3237.98万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19081台(套),16022个农户受益。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拖拉机保有量7.47万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3.89万台(套),农用无人机1000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70.42%,当阳、枝江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宜昌大力引进推广高效、低耗、智能、绿色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引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大功率、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因地制宜推动农机化加快向经济作物、养殖业、林果业、加工业扩展,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向全面、全程化迈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联网+北斗+农机”实现了农机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全市累计推广北斗农机终端2787台(套),铺设山地轨道运输线2560条,农机装备的科技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

  深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着力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全市现有规模较大的农机装备制造企业17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498家。日渐健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农机走进千家万户。

  宜昌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机器换人”,搭乘传统农业机械化、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实现增产、提效、增收。从种植到收获、从粮油到菜果,宜昌农业生产全过程“机器换人”革命加速推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时代渐行渐远。(记者揭兴伟,通讯员张敏、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