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来份下午茶?有薯条、鸡翅、意大利面、牛排……”11月10日下午,潜山市余井镇黄岭村,前来游玩打卡的人络绎不绝,游客接待中心旁的餐厅内,工作人员在向游客热情推荐餐食。
作为作家张恨水的故乡,黄岭村先后获评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级森林村庄,坐拥省级幸福河湖、省级水利风景区——千亩长春湖,长春林场、万亩花海点缀其中,农文旅资源优势明显。
2023年以来,该村借力张恨水文化IP,整合“四宜”资金、库区移民资金等4000余万元,打造“四宜村镇”农文旅融合项目,目前一期建成项目7个,并引进旅游运营公司,二三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我们争取将该项目打造成践行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实践。”黄岭村党总支书记张兰霞说。
借助“四宜村镇”农文旅融合项目,黄岭村的土特产得以走出深山,“颜值”也越来越高,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仅国庆期间便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如今,黄岭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村民户均年增收3000元。“我们这里已成为潜山市的文化打卡点、旅游打卡点、网红打卡点。”恨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林静静说。
年近七旬的村民吴战胜和老伴一起种植了5亩柑橘,接踵而至的游客让他的采摘游生意越来越红火。“柑橘刚成熟不久就销售一空。再加上在村里的项目建设中务工,一年可以多增收4万多块钱。”吴战胜说。
“满意,真的太满意了!现在村庄更美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村民储告生说,他将家中闲置多年的农房出租出去,改建成“黄土书屋”乡村民宿,光房租一年就可以收入过万。
“我们以打造‘恨水故里、山水文章’国家4A级景区为目标,着力建设‘一地两区’,即以张恨水文学为主题的研学旅居目的地,以长春湖自然体验和度假康养为主的滨湖康养度假区,以田园村落为特色的农耕体验休闲区。”张兰霞说,文化IP正让该村变身文学小镇。
近年来,潜山市立足自身优势,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的原则,创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四宜”特色村镇,通过点面结合,推动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五大振兴”,走出了一条具有潜山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余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