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柴油运输车在G50沪渝高速跨河大桥发生侧翻,部分柴油流入沮漳河,请求支援……”11月15日,宜昌、荆州共同举行了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联合演练。
沮漳河为长江中游北岸一级支流,流经襄阳、宜昌、荆门、荆州四地。去年以来,《宜昌市沮漳河“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合作协议》等相继出台,全力保障长江水环境安全。
这是宜荆荆都市圈开展生态环境联保共治的一个缩影。“早在2021年,宜昌就按照‘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与荆州、荆门、恩施签署了联保共治合作协议书。”宜昌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三年来,各地坚持“四地一域”理念,强化上下游统筹、跨区域联动,开展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交流合作。
深入开展流域协同治理,2022年,宜昌、恩施共同制定《长江(恩施—宜昌段)、清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方案》,实现了全省跨市州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零的突破,获评水利部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首。
总结、复制成功经验,宜昌又与荆州签订了《长江(宜昌—荆州段)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方案》、与荆门签订了《沮漳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荆门—宜昌段)》。
同步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流域联防联治。今年1月至10月,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的117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1.5%,长江恩施至荆州段、清江恩施至宜昌段、汉江荆门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宜荆荆都市圈生态环境联保共治还在更多领域起势见效。四地对接制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任务清单,成立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业联盟并签订管理办法……今年截至10月28日,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分别同比提升0.3、4.4、4.1、2.6个百分点。
合作共建“无废都市圈”。宜昌联合荆州、荆门、恩施签署“无废城市”共建合作协议,不断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
协同立法率先破题。宜昌、荆州、荆门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立法,《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的决定》成为全省首部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规性决定。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襄宜荆荆四地共同制定的沮漳河流域保护条例,是全省首次针对二级流域片区进行的协同立法,将于明年1月开始施行。
“宜昌将继续加强与荆州、荆门、恩施三地的交流对接,进一步完善联保共治机制,深化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宜昌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相信,随着业务合作的广泛深入,系统思维、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改善。(记者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