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杂食群居、水陆“两栖”,破坏力大、攻击性强。目前我市有野猪分布约3万头,呈快速上升态势。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市属地派出所、公安特警、野猪应急防控处置队等依法开展野猪处置工作,积极应对野猪致害。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猎捕野猪约300头,有效回应了群众关切,实现了护农保安。
市区野猪应急防控处置队成功狩猎一头野猪。 全媒体记者 管炜 摄
数量上升
我市野猪约有3万头
10月27日,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与通过的列车D5515次相撞,机械师下车处置中被邻线列车碰撞身亡,引发网友关注。不仅在外地,安庆野猪同样频上热搜。
2023年9月,安庆一骑友夜骑时被野猪撞倒,车子前叉断裂;2023年10月,野猪冲进安庆某大学校园;今年7月,野猪冲进迎江区阳光三期小区……近年来,安庆野猪频频现身,不仅损坏农作物、伤害家禽及鱼类,更有甚者还干扰交通秩序、攻击人类影响群众生活。
“村里野猪多,破坏庄稼,我家的红薯被野猪吃得差不多了,地里还有不少猪脚印。”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菊花组48岁的村民张明旭说。
“把我家院墙都拱倒了,还偷吃我家菜地里的蔬菜,真是可恶……”家住迎江区长风乡安广江堤边的一户农户这样抱怨道。
据12345热线统计,今年以来,市区接群众反映野猪致害近20起。记者走访林业部门了解到,据安徽省调查结果显示,安庆市目前野猪数量约3万头,其中以山区、丘陵区、沿江畈区数量偏多,湖区偏少。近10年,安庆野猪数量呈快速上升态势。
组队猎捕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1月14日凌晨3:30,安广安庆江堤上一片漆黑,天上偶尔有星星闪烁。
“已锁定野猪9头。”长风沙网红沙滩边,市区野猪应急防控处置队两名无人机队员熟练操作无人机。热成像显示屏上,野猪清晰可见。
“野猪多夜间活动。我们通过无人机热成像,精准跟踪野猪,等到它们睡觉时,锁定位置,开展猎捕。”队员们一边操作无人机一边告诉记者。
“根据长期摸索,发现长风沙江堤边有一个野猪群,数量在30头左右。我们前几天接到了林业部门的猎捕指令。昨天下午大家做好分工。昨晚早睡,今晨早起,志在成功。”市区野猪应急防控处置队队长江兴良说。
现年55岁的江兴良有着丰富的狩猎经验,2021年之前在池州东至猎捕过野猪,自2021年市区野猪应急防控处置队组建以来,他便一直担任队长。“我们队有队员20人,来自各行各业,年纪最大的56岁,最小的36岁,其中有4人是退役军人。”江兴良说,他们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自发组成野猪应急防控处置队,目标就是合理控制野猪数量,减少野猪对于群众的危害。
由于野猪应急防控处置队是公益性质,猎狗和猎具等都由队员们购置。“猎狗是我们自己购买自己训练的,车子、围网、猎具等都是我们自己准备,今年林业部门还就猎犬饲料、猎犬医疗等方面给予了支持。”江兴良说。
截至中午猎捕结束,江兴良和队友们共捕获野猪5头。今年以来,他们已猎捕了野猪150头。
据统计,除市区野猪应急防控处置队之外,我市在太湖、怀宁、岳西、望江和桐城还有5支护农狩猎队,总人数约70人,各队伍均配备有猎犬、无人机、热成像仪、对讲机等设备,均采用刀具、长矛等方式猎捕野猪。
野猪被猎捕之后,何去何从?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野猪不能出售,也不能食用。因此目前我市各地野猪被猎捕之后,主要采取“无害化”处理。“当前主要处理方式还是消毒掩埋和猎犬饲料的方式进行处理。”江兴良说,不过处理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他们正和省内有关高校和医药公司合作,开展野猪猎获物利用试点。
依法处置
积极开展种群调控
2017年起,全国便开展野猪种群调控。2023年,国家林草局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猪被调出名录。
今年8月,安徽省政府发布通告明确,野猪等其他陆生野生动物种群采取猎捕调控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今年10月,安徽省林业局、安徽省政法委员会、安徽省公安厅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徽省野猪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旨在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我市野猪活动频繁,造成林木、农作物及群众财产损失。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市各地发动群众通过110报警等方式,由属地派出所或公安特警部门依法妥善处置野猪问题;同时组建起野猪应急防控处置队伍,积极应对野猪致害。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猎获野猪约300头。2021年至今,全市累计猎获野猪997头。
2021年以来,我市还率先在全省实现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县市区全覆盖,并将野猪致害纳入保险赔偿范围。2023年安庆市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共投保78.27万元,开展理赔案件867起,理赔额53.39万元。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在野猪致害严重的区域积极推广规范化笼捕、网捕、围栏诱捕等种群调控手段;指导专业猎捕队伍加强交流,跨区域协助开展种群调控、猎捕活动,此外,还将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科普宣传,引导社会公众理性应对致害防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防止非法猎捕行为的发生。(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