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注定气质不凡。
宜昌的水,来自浩瀚的中华母亲河长江。在中游与上游的交汇处,长江如巨树般开枝散叶,滋养着江、河、湖、泉、溪……境内集水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3条,其中长江一级支流32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条,共同奏响雄浑水之乐章。
宜昌的山,源自巍峨的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在中国地理第二与第三阶梯分界线上,余脉自西向东逐级延展,形成了峡、陵、峰、崖、岭……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4座,其中最高峰仙女山海拔2426.9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960座,共同铸就壮美山川宏图。
75载,宜昌儿女悉心呵护自然馈赠,探寻“变”与“不变”的平衡,让山水永远活力满满。
宜昌的山水,钟灵毓秀。
秀美的清江、婉约的香溪、恬静的金湖……各有性格;巍峨的独岭、浪漫的百里荒、静谧的玉泉山……各领风骚。
进入新时期,宜昌用大格局、强动力、新方法治山理水。鲟鱼上岸、山体修复、小流域综合治理……连连行动,加速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当江豚尽情撒欢,珍禽扎堆栖息,珙桐向阳舒展……宜昌山水之灵秀有了更生动注脚。
宜昌的山水,底蕴厚重。
五千多年文明的源头活水,激荡出多彩的屈原文化、昭君文化、嫘祖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凤凰山巅、香溪河畔、灵龙峡谷,至今流传着最美丽的传说。
纵情山野,曲水流觞。赓续中华文脉,宜昌以山为笔、以水为墨,为人民放歌、为时代抒怀。一出出好戏、一首首歌曲、一篇篇诗文……不断坚实着自信之基、澎湃着力量之源。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当非遗项目融入了现代生活,先贤智慧有了新的表达,宜昌山水之厚重得到了更广泛认同。
宜昌的山水,慷慨无私。
柑橘、茶叶、畜牧、药材……养育万千宜昌儿女。磷矿、锰矿、石墨、银钒……撬动工业发展引擎。山水之间见证城市变迁,助力蓬勃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宜昌积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次次敢为人先、一项项技术革新、一个个产业能人……推动了脱贫致富、产业振兴,塑造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蝶变,“旅游+”在全城多点开花……宜昌山水之慷慨有了更丰富内涵。
75年,在弹指灰飞间转瞬即逝。
75年山水不言,75年山水巨变,75年沧海桑田。
未来,宜昌儿女将继续感恩奋进,续写新的华章,让宜昌的山水永远流淌着生机活力,永远绽放着文明光芒。(记者 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