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市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在黄石日报智慧融媒新闻发布厅举行。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始终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1—11月,全市新增经营主体4.45万户,实有经营主体总量逾36万户,其中企业占比25.1%,居全省第5。
优化资源要素供给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我局对标省‘五大行动’、市‘30条’和经营主体需求,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8条’政策措施。”据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和青介绍,为优化资源要素供给,该局大力推动政策集成、加强区域协同、推进改革试点,依托全市“政策计算器”平台,上线市场监管领域优化服务、金融扶持、资金奖补等政策14项,兑现企业质量提升、专利转化、质押融资贴息补助等专项资金650万余元。
同时,我市深化长江中游“四省九市”市场监管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机制,实现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等6个事项跨域办理;建立武汉都市圈公平竞争审查跨区域一体化工作机制。坚持以“小切口”改革服务带动经营主体大发展,大冶市“个体工商户精准培育帮扶”、阳新县“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抽查”等3个项目入选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服务相关领域经营主体8万余家。
“我们聚焦个体工商户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行一次办、实现提速办、创新无感办、深化协同办。”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和登记注册科科长陈文春介绍,我市综合运用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数据共享、联合验收、部门协同等方式,对开办企业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和系统重构,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领域“一事联办”“跨域通办”“一窗通办”事项分别增至60项、52项、28项;推广证照“一键三联”改革,13个事项纳入全市“证照联办”首批试点范围,企业证照联办、联变、联销材料和办理环节大幅缩减,办结时间压缩至2小时;试点推行多领域“无感续证”,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渠道对许可证即将到期却未提出换证申请的经营主体进行精准预先提醒,实现续证审批“线上智办”;深化“自助办”“免费代办”“社区帮办”等服务机制,在登记窗口、银行网点安排工作人员提供企业开办全程免费代办,在24个社区试点登记注册“社区帮办”服务。
持续加强帮扶指导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我市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统筹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资源,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9家,助力企业解决管理、标准、工艺等系列问题200余个,服务产业集群6个,创造经济效益3.96亿元,减免检验检测费用2300余万元,惠及企业857家。
通过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不断健全重点产业链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培育布局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知识产权金融赋能。”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科科长陈艳郴介绍,我市构建了政府、银行、保险共担风险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与4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前三季度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6.49亿元,同比增长26.76%,质押项目89项,创历史新高。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质量融资体系,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渠道,6家企业通过“鄂质贷”获得授信支持共计2.1亿元。
今年,我市先后组织召开电子信息产业专利导航项目成果发布会、生命健康产业专利转化运用供需对接专场活动,收集企业专利技术需求65项,促成高校(院、所)向企业转让许可专利21项,加速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全市新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5家、商标品牌指导站9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业务指导、能力培训等多样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组织开展武汉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交流活动,新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3份,开展跨区域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检查5次,全年查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78件、商标侵权案件21件。
深入推进公平竞争 着力规范执法监管
“近年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我市不断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力度,为促进全市经济公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科科长欧阳文胜表示,为充分发挥制度刚性约束作用,我市调整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考核评价内容,增强监督规范的有效性。
我市扎实推进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重点围绕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审查新增政策措施508件,修改5件,不予出台1件;清理存量政策措施913件,修改13件、废止25件。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调查反垄断案件3起,查处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案件9件。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水电气暖等领域,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交叉检查抽查,查处涉企违规收费案件6件,清退违规收费79.36万元。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监管行为,我市大力推行部门联合监管、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完善柔性执法机制。创新“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率92.5%,同比提高22.1%。坚持“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规定,动态更新包容审慎监管“三张清单”62项,依法办理“不予行政处罚”“减轻”“从轻”行政处罚案件588件、减免罚款962.2万元、减免企业110家。严格落实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建立健全案后督导服务、整改核查、困难帮扶等机制,采取引导教育、指导建议、约谈告诫等非强制措施,将违法问题解决在苗头阶段,实现监管执法政治效果、法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记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