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重点场所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中,宁波综合得分排名全国第一;入选工信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州);开通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数据空间建设……去年以来,宁波不断夯实数据基础,抢抓数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让数据加速在宁波点石成金,数字孪生赋能宁波千行百业。
新年伊始,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洒下,一架搭载着激光扫描设备的大型无人机已在宁波上空缓缓飞行,测绘工程师早已布设好各种仪器设备,开始对宁波的“山水林田湖海城”进行精细数据采集和刻画。
在无人机、车载扫描仪、背包式扫描仪、无人船、全站仪、多波束测高仪、陀螺仪等设备的轮番上阵下,整个宁波“五山一水四分田”地形地貌一览无余,全市345万栋楼宇清晰可见,长达6.6万公里的各种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等设施进行了三维建模,甚至像路灯、井盖这样的小部件也被纳入其中,总数超过820万个。
“数字孪生城市,代表了数字城市建设的更高阶段,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巅峰。”宁波市测绘和遥感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经过4年的布局,宁波已实现地形级实景三维全域覆盖,建成城市级实景三维4600平方千米,整合280余类专题数据,初步建成“二三维、地上地下、陆域海域”一体化的数字孪生空间底座。
不光是打造数字孪生之城,走进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这里刚刚完成数据中心的扩容。数百台专业服务器如同智能大脑般运转,它们释放的惊人算力资源相当于20多万台高性能PC(个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这些强大的算力,聚焦港口、制造、气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为各类复杂任务提供推理、训练、调优及大规模高性能运算的坚实支撑。
宁波舟山港地理位置特殊,受大风、海雾、强对流等天气影响显著,全年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长为800小时至1000小时。
在宁波市气象局的推动下,“气象护航,助力世界一流强港提质增效”项目通过将港口、气象、海洋、海事等部门的数据归集应用,实现了气象监测、港口地理信息、港口实时视频、船体基础信息、船舶运行信息、海事管制信息、潮汐潮流预报、海洋模式预报等多源数据融合。
针对最难“对付”的大风、低能见度和强对流天气,市气象局通过构建跨行业算法,研发港口大风、低能见度、强对流天气三项专业预警产品,实现了港区风力精细化订正预报。
不仅如此,市气象局已在宁波舟山港实现灾害性天气全覆盖式服务,以及分钟级气象监测报警、信息主动推送和数据实时查询,为港口、海事、临港企业等提供快速、精细、智能靶向的雷电防灾减灾服务。
在宁波,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
据初步统计,宁波智算算力规模达2550P,宁波市超算中心具备“300P智算+5P超算”的能力,并成功获批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宁波基地,已服务团队103个。
而这,仅仅是宁波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隅。
为进一步激活更多的数据细胞,去年12月29日,宁波启动城市数据空间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启动该空间的副省级城市。
它将解决数据可控、可信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数据应用的创新与数据价值的释放。
此前,工信部公布2024年度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总结评估情况。评估结果显示,16个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在流量提升、连接规模、应用创新、网络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取得突破。
其中,宁波每万人拥有5G基站36.48个,5G物联网终端接入数量10.99万个。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66.38%,在16个城市中排名第二,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宁波的5G网络信号已实现市区、县城、乡镇连续覆盖,产业园、港口、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全覆盖,行政村通达率100%;全市已部署窄带物联网基站超6500个,基本实现区域NB-Iot网络全覆盖。
宁波通过构建“151X”体系城市物联网感知平台,已接入市政井盖、雨量、泵站、水闸、空气质量等相关产品,共计30类物联感知设备,各类感知数据超6亿条,结合“一网统管”系统,深度赋能城市治理。
东风已起,一座座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一台台服务器日夜不息,一块块GPU全力运转。在机器的嗡鸣声中,数据流如同电流般在终端与云端之间穿梭。它们正成为宁波信息时代的血液,滋养着数字化的每一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