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24年,安庆市奋力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深入实施50项民生实事,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善社会保障,兜牢民生底线,提升生活品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
学生们在安庆博物馆体验传统文化趣味游戏。博物馆等场馆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让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提升了新品质(资料图片)。全媒体记者 路欣 通讯员 徐嘉 摄
促就业 夯民生之本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24年,我市大力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支持毕业生求职创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87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8.22%。“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数量达到城市社区的66%。
“我一直想在家门口找份工作,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增加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孩子和家人。今年,街道打造社区‘梦工坊’,我就立刻报名加入了。现在,我在家对面的‘梦工坊’工作,每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家住大发宜景城小区的韩琪说。
2024年,迎江区滨江街道将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作为书记抓党建创新项目深入推进,精心策划并启动了家门口的零工驿站。特别是针对宝妈群体,创新推出了“妈妈岗”,通过盘活闲置用房,引入电子原件手工组装等简单计件手工活,让“宝妈”等人员能就近就便就业。在社区“梦工坊”,宝妈们真正实现“守着娃、赚着钱、养着家”的愿望。
我市持续推进“三公里”就业圈,截至2024年底,全市“三公里”就业圈注册登记47.71万人,注册经营实体4.52万家,累计发布招聘岗位86.15万个,促成供需对接13.36万人。制定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验收标准,因地制宜打造基层就业服务网点,推动就业服务向产业园区、商圈、银行网点等延伸。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就业帮扶活动,2024年就业援助月期间,全市共举办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活动126场,提供适合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群体就业的岗位4.48万个。并对实现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2024年累计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189万元,惠及1.5万人次;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861个。
这一年,我市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多举措拓岗位、多渠道增收入,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暖民心 兜民生底线
“我在这里住了17年,这里有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冬暖夏凉,还有很多同伴,大家在一起过得很舒心。”住在大桥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叶家稳说。
大桥敬老院目前居住了26位老人,其中五保户老人22位,低保户老人4位。这里占地面积30亩,依山傍水、环境舒适、设备齐全,每位老人都拥有独立单人间。2024年,我市推进农村敬老院运营服务能力提升,该敬老院花费5万元对二楼护栏进行加高,并对洗澡间设施进行更换,保障老人居住安全。
“五保户老人是政府兜底的,低保户老人每个月缴纳800元生活费。这里的老人们都能自理,大家互帮互助,我们希望老人们在这里能够安享晚年。”大桥敬老院党支部书记陈庆伟告诉记者。
在安庆经开区罗冲社区83岁的潘家如家中,经开区残联为其“量身定制”无障碍改造方案,填平家中的石阶,砌了防滑坡并增加扶手,规整了屋内杂乱的电线,并加装电灯,让老人生活的更安全更舒心。2024年,全市1138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和潘家如家一样,完成了无障碍改造,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06%。
“多亏了医保,大大减轻了我们家的经济负担。”市民江女士对医保惠民政策充满感激。2024年,她因病从安庆市立医院转诊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总费用花了11.9万元,报销了7.9万元,个人自付4万元。
2024年,我市完善社会保障兜牢底线,完成52家农村敬老院运营服务能力提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均提高到每人86元/月。残疾人培训民生实事任务数649人次,完成1045人次,完成率161%。开展困难职工帮扶545人次,将符合条件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时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实行应保尽保。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分别达到100%、99.95%。
这一年,我市保基本、兜底线,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优服务 护幸福生活
在迎江区青少年宫幼儿园,托班的12个2岁多的孩子在这里边学边玩,园内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孩子送到托班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老师还能带着她做游戏、学歌曲、练体能,跟同龄的小伙伴在一起她很开心。安心托幼让我们家长省了很多心。”托班家长王芳说。
过去一年,我市实施安心托幼行动,新增公办学位1105个、托位3262个。各托幼一体园采用游戏化教育方式,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成长,推出“动+静、室内+户外”延时服务模式,并将黄梅戏、望江挑花等安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为幼儿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延时服务活动内容,解决家长“接娃难”的问题。
这一年,我市聚焦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老有所学行动,26.93万名老年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建成8家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食、住、乐、护”一站式服务;实施健康口腔行动,分别为2.8万名6-9岁儿童和5.3万名3-6岁儿童免费提供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服务和局部涂氟。
这一年,我市聚力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稳步推进53套城市危旧房和47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3万个,其中公共泊位3156个;新建公共充电桩1229个;整治黑臭水体28条;建成公共文化空间44个。餐饮油烟、噪声及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整改率99.85%。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市持续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更多美好愿景照进了现实。(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