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宜昌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内,前来打卡的市民依然络绎不绝。道路两旁,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将这条百年老街装扮得喜庆而温馨。下沉广场“宜昌”打卡墙旁,等候拍照的市民、游客排起了长队。
“没想到二马路变化这么大,太漂亮了,和我记忆中的完全不同!”当日,二次打卡二马路的宜昌姑娘付华带着父母和孩子排在队伍里,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喜悦。
35岁的付华是宜昌人,大学毕业后嫁到外地。在她的记忆里,二马路就是一条普通的街道。2月4日上午,朋友约她到二马路打卡时发现,这条百年老街早已焕发新生、热气腾腾。
走进邮政巷,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脚下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墙上的宜昌旧影一一呈现,穿着汉服的小姐姐们正打卡拍照。
走进太古楼,光影交错间,宜昌近代以来的商业故事铺展开来。夜幕降临,新春楼体 Mapping秀来袭,这座百年老建筑再次点亮宜昌,让游客沉浸式走进历史。
“既有国际化视野,又注重年轻化表达,二马路策划了很多网红场景,让这条百年老街既保留老味道,又充满新活力。”付华表示,一定要让家人感受一下既老又潮的二马路。
今年春节,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以“二马路·2025·新片场”为主题,共策划了16场文商旅融合活动,持续为市民、游客提供有“看头”、有“玩头”、有“尝头”的新体验,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
据统计,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开街以来,日均客流达到1.25万人次。1月28日至2月4日,虽然有三日连续下雨,但街区的总客流量依然突破10万人次,其中大年初一客流量约3万人次。
市民、游客纷至沓来,让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人气不断攀升。满意楼一楼文创百货商店内,每一件产品都创意满满。游客们徜徉在货架前,或欣赏、或挑选。“要买一些宜昌的特色文创产品带回去。”一河南小伙特地选购了几个豚宝毛绒玩具和三峡大坝冰箱贴,打算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我们以‘非遗主题百货’为定位,让深藏于岁月的技艺不再局限于橱窗展览或短暂市集,而是走进日常,融入生活。”满意楼负责人说,自开业以来,满意楼·gift便受到市民和游客的青睐。
春节期间,店内日均成交600余单,总销售额6万多元。最高峰是正月初一,当日的营业额达到1.5万元。目前,二楼的中式茶饮、非遗体验和三楼的艺术餐厅正在筹备中,将于近日开业迎宾。
旁边的童心吉内,糕点香气扑鼻,店铺内挤满了前来“寻味美食”的市民,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来二马路打卡的市民都会来童心吉,带走一份小时候常吃的糕点,或者打一杯酸奶,重温一下童年的味道。”童心吉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假期,该店累计销售额达到5.72万元,最高峰正月初六销售额约1.3万元。
云木咖啡内,工作人员也正忙个不停。在这里,年轻人三五成群,靠在窗边,品着咖啡,赏着街景,享受着那份独有的松弛与自由。据统计,春节期间,红星路开业的店铺日均营业额达2万元以上。
二马路的火爆人气也带动了附近的小吃和美食。榨甘蔗汁、冰糖葫芦、烤香肠等各类小吃成为街巷一景,吸引男女老少购买、品尝。
线上线下联动,让二马路热度不减、持续出圈。据悉,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开街后,制作的相关视频、图文作品近100个,线上平台点击量突破千万人次。(记者 何冠英 通讯员 周寒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