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的特色年味美食——鱼面闻名遐迩。每年春节前,该县居民都会制作鱼面,既为收获舌尖上的满足,更为寄托浓浓的乡愁。
“黄总,帮我加工一下哈,感谢。”杀鱼、剔骨、取肉,和粉、制面、清蒸……1月17日上午,宿松县佐坝乡柳咀村孟大组渔福皖香鱼面加工厂内,一派制作鱼面的忙碌场景。
谈宿松鱼面,离不开佐坝。紧邻华阳湖的佐坝乡,渔业资源丰富,一直以来,乡内村民们都有过年制作鱼面的习惯。“没有鱼面不叫过年,制作鱼面是我们过年的一件大事。”黄斌说。
现年38岁的黄斌,是柳咀村孟大组村民,也是渔福皖香鱼面加工厂的负责人。2009年春节,她留在了深圳、没有回家过年,父母寄给她鱼面,她吃着鱼面、泪流满面。“在我的意识里,鱼面就是浓浓的乡愁。”黄斌说。
2023年11月,黄斌和丈夫一起,在村内建起了鱼面加工厂,平均每天代加工鱼面30单,每加工一斤鱼面收取加工费5元。“一般每单加工都有300元左右入账,最多的一单有1000多元。”黄斌说,从2024年11月中旬到目前,已加工鱼面7万余斤。
鱼面的主要原料是鱼肉和红薯粉,经过除骨、切肉、轧肉、和粉、搅轧、擀皮、叠卷、蒸卷、切卷、晒卷等十几道工序加工而成。从外表看,鱼面不是一根根的面条,而是一片片、如同干脆面。
好水养好鱼,好粉和好面。每年11月中旬,宿松都会进入湖泊起捕、红薯丰收时段,所以自每年11月中旬起,该县便迎来鱼面制作高峰。“要想做出上好纯正的鱼面,首先需要正宗的白鱼肉,然后把鱼肉碾碎后按10比6的比例兑红薯粉搅拌均匀。”黄斌说。
鱼面的制作过程被当地称为“打鱼面”。在佐坝乡,鱼面既是春节待客的佳肴,也是走亲访友的好礼,还是增加家庭收入的渠道。“鱼面市场售价每斤50元起步,最高可卖到每斤80元。”黄斌说,当地农户制作鱼面,除自给自足外,也会对外销售一部分。
宿松县水域面积超120万亩,宜渔淡水面积居全国内陆县份第二、华东地区第一。长期以来与水为伴、依水而兴,使得该县沿湖一带的农户创造出了美食鱼面。鱼面不仅是当地美食界的招牌,更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宿松鱼面,以佐坝乡产量最高。目前佐坝乡内已建起了数座小型鱼面加工厂,共计年产鱼面20余万斤,产值超1000万元,还评出了鱼面县级非遗传承人。“鱼面制作为我们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氛围。我们将引导乡民建立鱼面专业合作社,让乡内鱼面形成品牌、形成规模。”佐坝乡党委书记石必健说。(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陶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