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残联获悉,2024年,全市1139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479名残疾学生获得资助金共计75.55万元,3041人享受“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1045人完成残疾人就业培训,4项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
日前,在大观区十里铺乡天柱栖庭小区张浩明家中,记者看到,卫生间安装了洗澡座椅和扶手,厨房加装了燃气报警器,客厅还连接了摄像头,摆放着轮椅和助行器。“乡残联对我们家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这些新添的装置用处很大。”张浩明的父亲张先生表示,孩子由于肢体残疾每天待在家里,而他自己要外出工作,不放心孩子一人在家,自从安装了摄像头,便可以通过手机实时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
“以前我给孩子洗澡很费力,安装洗澡座椅后就方便多了。轮椅和助行器都是孩子出行或在家的必备用品,对我们帮助很大。”说起家庭无障碍改造,张先生感慨道。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市残联领办的4项民生实事之一,时间长、环节多、资金投入大、个性化要求高。市残联根据年度任务制定计划表,分步分类推进实施。同时坚持一户一策,量身定制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方案。通过实施项目,解决困难重度残疾人洗澡、上厕所、做饭、户内活动和出行等日常生活困难,极大地方便残疾人居家生活。2024年,全市共有1139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06%。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2024年度50项民生实事之一。市残联通过广泛宣传、精准摸排、逐级审核方式,做好资助申报、应助救助,以实际行动做好惠残民生实事,为全市479名残疾学生发放资助金75.55万元。
去年以来,市残联出台《2024年安庆市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并强化推进,争取财政保障、统筹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切实解决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
记者来到位于十里大革小区的杨君家中,杨君主动向记者打招呼。她妈妈陈女士介绍,孩子从小因智力残疾一直待在家中,这两年享受“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后,性格明显开朗了,愿意主动做事和与人交流。
“工作人员每周来一次,进行保洁护理、心理疏导等,天气好时还带女儿出去玩,让她接触社会,所以女儿很期待她们过来。”令陈女士感动的是,冬天晚上气温低,两名工作人员依然赶到家里,打扫卫生、陪女儿聊天,同时收集家属的意见建议,“我们每天出去上班,无法很好地陪伴女儿。‘阳光家园计划’为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我们也感受到国家对残疾人越来越重视,很感谢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据了解,“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对象为处于就业年龄段(年满16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的持证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优先保障困难重度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及护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为主,辅之以运动功能训练、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训练的服务。2024年度,全市已有3041人享受“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完成率达152%。
这几天,沐阳之家学员吴心越正在不断打磨脚本,为新一期直播做准备。“以前的培训重在学,而这次培训重在实践,让我们收获很多。”2024年10月28日至31日,吴心越参加了为期4天的短视频营销培训。她认为这次培训有别于以往单一的模式,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构建了具体的实操框架,可以及时应用到实践中。
2024年,市残联结合实际、创新举措,将“有爱·无碍”党建品牌建设与残疾人培训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旨在提升残疾人的就业技能,拓宽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2024年度,安庆市残疾人培训民生实事任务数649人次,已完成1045人次,完成率161%。(全媒体记者 方芳 通讯员 程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