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新春第一会”锚定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招商引资主题,强化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抓招商、高质量招商的鲜明导向,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全面打响新一年拼经济、促发展的发令枪。
招商引资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去年,我市聚焦产业优势全面推进“五个一”产业链招商取得积极成效。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处在市场第一线、产业最前沿,对行业和市场把握深刻,对专业技术问题了如指掌,正是破解招商密码的关键密钥。要继续深化这一招商新机制,切实把产业链招商作为“第一策略”长久坚持下去。依托新聘请的20位招商大使的资源网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企业“现身说法”等形式引进配套企业,形成“一花引来百花开”的“连锁效应”。 依托龙头企业,不是只依靠龙头企业,更不是“当甩手掌柜”。要高度重视企业提供的招商信息,大力支持企业正在接洽的项目,既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更成为项目落地的“急先锋”。同时,要坚持“守好大本营同样是招商”理念,对新老企业一视同仁。
面对招商引资形势的深刻变化,拼政策、拼优惠的传统招引模式难以为继。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应变局、开新局,从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高质量、市场化、差异化招商引资方式,不断提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的质量水平,接续掀起“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热潮。思路变方能天地宽。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取向,全面梳理我市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推动“招商政策”向“产业政策”转化,坚决摒弃“内卷式”招商乱象。依托宜昌高新招商投资有限公司,建立城区协同招商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以高新区为主战场的城区招商。在做好链式招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新兴技术引进和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的场景招商,以“用地、用房、用工、用钱”市场化储备为方式的要素招商,加快构建招商引资新格局。依托乡情纽带鼓励返乡投资,促进楚商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最好竞争力。近年来,邦普、新洋丰、长青生物等企业在宜昌追加投资,招商落户项目中追投跟投占比高达24.2%,这是广大企业用“脚”投出来的“信任票”。我们要持续擦亮金字招牌,用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资的“强磁场”。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技术变革、业务变革、服务变革,不断推动政务服务由“可办快办”向“好办智办”转变。持续优化法治环境,依法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给企业家提供“确定性”、吃下“定心丸”,尤其是要精准把握司法尺度和温度,依法审慎办理涉企案件,不能简单一罚了之、一关了之、一停了之。以政企恳谈、“四上”企业培育、“双千服务”为抓手,在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并分析企业诉求背后的原因,举一反三,通过回应一个诉求,推动解决一类问题、一批问题。
战鼓催征马蹄疾,扬帆奋进正当时。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要认真落实“新春第一会”安排部署,让更多“金凤凰”栖居“梧桐树”,以招商引资的满园春色绘就宜昌新型工业化的壮美画卷,为宜昌落实“三个重要”定位和“六个奋勇争先”要求筑牢坚实支撑。(三峡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