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非遗傩舞闹新春 祈福纳祥启新程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2-12 08:19 来源: 池州日报
【字体:

  巡游“踩村”的队伍向“社树”进发。

  傩舞表演。  “咚咚锵,锵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伴随着铿锵的鼓点,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一大早,位于九华山“三天门”下的贵池区梅街镇源溪村沉浸在一片热闹祥和的新春氛围中,整个村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处处洋溢着喜庆。这一天,源溪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盛大的朝社活动——朝社树。

    朝社树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 我们村的三大自然村宗族‘徐村柯’、‘缟溪金’和’缟溪曹’将按顺序依次朝社,它承载着我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和对傩戏传统文化的传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其根向记者介绍:“通常我们提前在腊月就要把朝社树的相关事宜准备妥当,比如布置祠堂、收集存放面具、检查道具有无破损等。”

    上午10点,晨雾渐散。各执事人及参与傩仪表演的人员齐聚徐村柯氏祠堂,村里的长辈们忙着为今年首次参演的年轻一辈精心装扮,帮他们穿上戏衣、扎好头巾,在向傩神虔诚叩拜后,再为他们戴上神秘的面具… …鸣锣三遍后,整装待发的队伍便开始沿着古老的路线“踩村”,村民围绕在队伍两旁一起争抢伞上的灯笼,祈盼新年好运。

    一时间,旗伞如林,锣鼓声震耳欲聋,爆竹的烟火弥漫在源溪村的上空。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朝着一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连理树进发,源溪村朝社树傩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 我们村这棵社树,起初是两棵树,一棵桠枫,一棵青檀,后来它们慢慢生长,逐渐合二为一……”队伍行进的同时,“社树”下,村里的长者也早已在此等候,并为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讲述这棵百年“社树”背后的神秘故事。过去,连理树旁有座社庙,每年柯、金、曹姓都来进行祭祀活动,后来社庙虽毁,但树木愈发繁茂,桠枫和青檀合株一体,有着合欢团圆的美好寓意,村民觉得神奇,朝庙的传统便演变成了如今的朝“社树”。

    巡游队伍在爆竹声中走村串户,好不热闹。在外打拼的村民们纷纷回乡,不少外地摄影爱好者也慕名而来。来自芜湖的摄影爱好者赵跃丽告诉记者,今年是她第一次来池州观看傩事活动表演,拍了不少精彩的图片,打算带回去和家人朋友分享。“我们这次有16名摄影爱好者从芜湖组团过来,现场场面很震撼,对我而言,这是一次独一无二的‘非遗版’春节体验。”

    社树边,村民们举行祭拜仪式,舞动五色伞和古老钱,吟唱着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吉祥词。巡游队伍到达后,傩事仪式达到了高潮,戴着面具的“ 傩神”在锣鼓、鞭炮、铳声齐鸣中跳起古老的傩舞,“伞儿团圆,人喜神欢,家门吉庆,人口平安……”围观的村民们与表演者一唱一和,用悠扬的傩腔向“社树”表达对土地的感恩,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邻里和睦… …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

    对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姚瑶来说,这种仅在春节期间才能现场观赏的古老傩俗,让她对傩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今天我们带着几位学生过来,就是想让他们亲身感受池州的傩文化,激发他们对傩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兴趣。”

    朝社树这一古老傩俗,承载着山民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彰显出他们勤劳进取的生活态度,是一曲质朴的生活赞歌。近年来,当地大力推进“傩乡英才”计划,通过加强培训、搭建平台等方式,壮大傩文化传承队伍,让古老民俗重焕生机。“我们希望借傩事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感受非遗魅力,体验民俗风情,带动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贵池区梅街镇源溪村党支部书记聂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