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过,现在正是油菜生长的蕾薹期,蕾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十分旺盛的时期,乡亲们一定要抢抓农时,加强油菜春季田管,助力油菜增产增收。
在荆州农业科学院的油菜科研基地里,几位油菜专家正在田间查看每垄油菜的生长情况,并时刻做好记录。这片基地面积100亩,种植了300多个油菜品种,现在正是油菜春管的关键时期。
专家介绍,2024年油菜播种时,遭遇干旱天气,出苗普遍偏迟,出苗后又遇到了连续60多天的干旱情况,雨水偏少,影响了油菜冬季生长,导致生长出现了两极分化。
现在刚立春,油菜还可能面临倒春寒的冻害风险,油菜田首先就是要清沟排湿。清沟排湿,防根系早衰、防倒伏,一直是长江流域油菜产区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
清好三沟后,要根据油菜生长情况实行分类管理,重点要增施钾肥。而对长势正常的油菜,薹高30cm左右的田块,除了施肥钾肥外,还可以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以增强油菜抗倒、抗病能力;而长势偏弱的油菜,尿素亩施用量可以增加到5-7.5公斤,促进苗情快速转化,同时还可以叶面喷施硼肥。
在施肥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预防倒春寒。如果遇到低温天气,要提前叶面喷施有机水溶肥等,增强植株抗寒性;蕾薹末期,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增强花期抗寒性,提高结实率;同时在2月下旬到3月,一定要提早预防菌核病,这也是长江流域油菜的最主要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