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迈上3000亿元台阶后,黄冈如何乘势再跨越?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2-17 09:00 来源: 黄冈日报
【字体: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者的步伐永不停歇。

  2024年,黄冈经济总量跨越3000亿元,这是新台阶,更是新起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

  经济体量更进一步,必然要挑起更重的担子,作出更大的贡献。站稳3000亿元后,下一个千亿台阶,黄冈如何乘势跨越?

  在支点建设中勇挑重担——5年冲刺5000亿元

  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

  农历新年首个工作日,全省“新春第一会”对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了全面部署。

  老区黄冈如何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耽误。2月8日,黄冈召开“新春第一会”,吹响了“项目建设年”冲锋号,绘就了在支点建设中勇挑重担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

  万山磅礴看主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嘱托,对标落实总书记对湖北发展的“三个更高”要求,在深度参与支点建设中加快实现“两个更好”。

  厚植胜势,黄冈发展定位更加清晰:坚持“依托都市圈、辐射大别山”的发展战略,“对内整合、对外开放,山货出山、消费进山”的发展路径,系统承接武汉都市圈交通物流、科创产业、公共服务和文旅需求赋能,带动大别山毗邻地区发展,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着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走出一条符合黄冈实际的新路子。

  落实“三个更高”,黄冈释放出“在支点建设中勇挑重担”的强烈信号,明确了奋斗目标:未来5年多的时间,经济总量要冲刺5000亿元。按照这个目标,保持7%以上的增速,2027年力争过4000亿元,2030年力争过5000亿元。

  千斤重担万人挑。市委书记李军杰要求各县市区都要把自己摆进去,以“跳起来摘桃子”推动总量能级跨越。

  2025年,武穴经济总量要过500亿元;黄州、蕲春要冲刺400亿元;红安要过300亿元。2026年,麻城要跨越600亿元,黄梅、浠水要力争400亿元。到2027年,罗田要向300亿元进军,团风、英山要冲刺200亿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工业大县挑大梁,经济大市当好排头兵。

  麻城擂响了“项目建设年”战鼓:2025年实施争资争项、招商引资、技改提能、项目建设、项目服务“五大行动”,力争完成固投230亿元、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GDP增长8%左右,努力干出勇挑大梁的新气象。

  武穴立下军令状:坚持以项目为牵引,以招商为抓手,以产业为重点,2025年实施重点项目240个,完成固投240亿元;力争医药化工突破200亿元,绿色建材突破120亿元;确保全年GDP总量突破500亿元,力争“十五五”末迈入800亿元级规模,继续当排头兵。

  在重点工作中不胜不休—— 加快走出符合黄冈实际的新路子

  胸有凌云志,可上九重霄。5年冲刺5000亿元,如何实现?

  近年来,我市立足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等比较优势,锚定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这个主攻方向,聚力一揽子重点工作,深化一系列改革探索。实践证明,找到了符合黄冈实际的发展方向。

  保持战略定力,把蓝图转化为实景,黄冈大有可为,更需奋发有为。黄冈“新春第一会”提出,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主城崛起、特色产业集群、房地产转型发展、文旅产业、乡村全面振兴等九项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加快走出符合黄冈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这九项重点工作,都是纲举目张、牵动全局的工作。”从心动而行动,从共识到落实,对标九项重点工作,各地各部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黄州区“新春第一会”提出,聚焦“人产城”,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力争2030年常住人口达6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600亿元,城市吸引力、承载力显著增强,加快主城崛起。

  蕲春县将2025年定为“先行区建设攻坚年”,抓手是“大干项目、大促消费、大抓招商”,制定了加快支点建设“3+8+9”工作方案,全年冲刺400亿元。

  浠水县打响高质量发展发枪令:围绕项目攻坚,一季度实施开门红重点项目68个;围绕蛋鸡产业,在深加工、大流通上发力,力争今年实现全产业链综合效益120亿元;发挥多式联运优势,打造区域性集散中心……

  团风县成立项目建设十大攻坚专班,围绕前期谋划生成的872个项目,加快熟化转化;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80个以上;加快鸿路五期等5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建设。

  红安县立足比较优势,锚定经济总量300亿元目标,加快实施“项目建设年”“消费提振年”行动,打造红色文旅高峰,提升县域经济能级,着力构建“54321”产业体系,抓牢工业“定盘星”,夯实建筑业“硬支柱”,做大农产品深加工“金元宝”,加快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两个更好”振兴发展先行区。

  聚力特色产业集群,市经信局明确,2025年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力争一季度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00亿元以上、全年达到24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发力大文旅,市文旅局以多彩旅游路、庙会“三宝”为载体,重点推动全市文旅产业实现“三个转变”,努力实现旅游接待人次突破7000万、增长10%,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60亿元、增长8.7%。

  市发改委正在有序实施项目谋划储备质量提升、领导领衔推动项目、招商引资、争资争项、项目建设提速、要素保障、开发区提质增效、闲置低效资产项目盘活八大专项行动,以项目之进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奋进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全市上下将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掀起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发展气场。

  在项目建设中大干实干—— 奋力夺取“开门红”“开门好”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目标明确,重在落实。

  市委市政府将2025年定为“项目建设年”,全力开展项目谋划、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争资争项。继续实施市管干部“一人一档”,以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用人导向,为干事创业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

  春潮涌动,春鼓催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黄冈人不仅有追梦的激情,更有圆梦的担当。

  “第一时间”动起来——

  黄梅“新春第一会”吹响冲锋号: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全域大文旅、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四大攻坚行动”,着力打造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光通信材料三个百亿产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

  2月10日,英山县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会部署,在突破性发展文旅康养产业、融合性打造特色农业、推动茶产业链式发力、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等方面持续发力。

  2月11日,罗田县举行“项目建设年”动员大会暨义水半岛城市更新项目开工活动。

  市交通运输部门围绕交通项目投资达300亿元的目标,对重大项目实行双周调度、专班包保,以保姆式服务推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第一责任”抓起来——

  一季度开门红工作调度会、推进会、督办会……轮番召开、步步推进。

  新城启航、企聚黄冈。市招商服务中心聚焦“项目建设年”,1月25日,在2025年招商引资开门红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90个;春节期间,联合各地举办各类招商活动323场次,对接项目321个,签约项目58个。

  不负春光,赢战开局。全市各地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春节不停产、早复工。全市291家企业春节不停产赶订单抢市场,在正月十二复工率达100%,为推动全市经济开门红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扛起应尽之责,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具体到项目、落实到人头、量化到进度。

  “第一现场”跑起来——

  连日来,市委书记李军杰,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洁,深入园区工地,走访调研包联重点项目和服务企业,为企业纾困解难。

  以上率下,全市各地各部门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项目工地、企业车间现场办公,干在实处,务求实效。

  在武穴,总投资255亿元的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正在冲刺4月投产,将推动祥云集团磷化工产业从农业级向电子级跃升,三期项目全部建成,预计实现总销售收入220亿元,把产业园建成黄冈市百亿产业园区。

  高原之上再建高峰。可以展望,站在3000亿元经济总量的新起点上,面对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黄冈定将弘扬“勇当前锋、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锚定五年冲刺5000亿元的目标,劈波斩浪,在支点建设中勇担使命,驶向新航程!( 记者 沈红星 通讯员 王小兵 刘勇 耿文辉 肖洁  摄影:记者余涛 周伟 )

  审核人:范学鳌

  责任编辑: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