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加强黑臭水体整治 让水环境长治久清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2-17 09:23 来源: 安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每隔几日,大观区海口镇巨网村党总支书记陈汪送都要沿着新民小池塘,查看水面是否有漂浮的垃圾、是否存在生活污水偷排等情况。“‘臭水塘’经过治理终于变成‘生态池’,更要管好护好。”陈汪送说。

  眼前的这口当家塘,水体清亮干净,岸边环境整洁。但说起整治前的池塘,陈汪送边摇头边说:“以前塘里杂草丛生,底泥腐坏,水体发黑发臭。”

  2024年,大观区将包括该塘在内的三个黑臭水体列入治理任务清单,全面攻坚治理。“我们根据水体受污染程度及成因等情况,制定‘一水一策’治理方案,对三个黑臭水体采取清淤疏浚、清理垃圾及杂草等措施,改善水体和人居环境。”大观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人介绍。

  去年我市共完成28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整治过程中,各地对照识别标准、排查范围,突出问题导向,兼顾群众感受和监测数据,对农村黑臭水体开展了全面排查,而后按照“五治理、两清理、一连通”的要求,治理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水产养殖尾水、工业和服务业废水、种植业面源污染,清理各类垃圾、淤积底泥,实施水系连通,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据悉,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民生实事实施以来,安庆已完成52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为确保整治效果的持久性,我市将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巡查管护。同时,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村污水治理协同推进,强化源头污染管控,统筹开展农村垃圾污水、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种植等污染治理,确保治理成效。各地还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模式,坚持宜农则农、宜渔则渔,栽植水生经济作物,放养鱼、虾、蚌、螺等,把闲置的沟塘用起来、管起来,实现水体长治久清。(全媒体记者 白萍 通讯员 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