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挑大梁,争一流” 力争早日实现“进十强、冲千亿” ——专访桐城市委书记章周中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2-19 09:50 来源: 安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安庆市“新春第一会”吹响了“不畏难、一起拼、冲百强”的冲锋号角。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过的地方,作为安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桐城将怎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安庆“冲百强”中挑大梁、作贡献?日前,桐城市委书记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章周中表示,桐城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安庆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增强“挑大梁,争一流”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拼意志、拼担当、拼作风,奋力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力争早日实现“进十强、冲千亿”,为安庆“进百强、上台阶”作出桐城新的更大贡献。

  “冲百强”之路,任务繁重,机遇挑战并存。章周中表示,当前,桐城正处于政策叠加的机遇期、争先进位的关键期、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仍存在发展质效不够优,产业层级不够高,大项目、好项目不够多等问题和短板。“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有追赶的压力,更有决胜的信心。”章周中说,信心源自桐城厚重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条件、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人才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桐城考察,更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最大底气。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实干实效回报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章周中表示,具体来讲,桐城将从三个方面发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项目投资“接二连三”。提升项目谋划“成熟度”,聚焦“两重”“两新”等政策取向、投资导向,常态化落实“六争”工作机制,谋划一批城市更新改造、交通水利等项目,力促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大盘子”;提高项目招引“精准度”,坚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不动摇,全员出击、顶格推进,招引一批“大而强”“小而美”项目;提档项目建设“加速度”,持续推进市级领导联系包保、专班推进、周调度等工作机制,充分运用“节点工作法”,助推项目快落地、早见效。

  二是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让传统产业“发新枝”,强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导向,支持制造业技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让新兴产业“生强枝”,围绕“两新一同”聚力强链补链延链,发挥龙头效应,积极承接长三角、合肥都市圈等地产业转移、科创成果和要素资源,加速新兴产业集聚成势;让营商环境“筑暖巢”,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法治护企等为企服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推动文化“双创”焕新出彩。坚持以文润城,加强礼让文化、桐城派文化、黄梅戏文化的研究阐释、传播推广,将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抓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坚持以文兴业,以申报六尺巷礼让文化国家双创试验区为主线,聚力打造六尺巷、文庙、文博馆、孔城老街等旅游景点,建设龙眠河“一河两岸”观光带,打造城市“四门”,发展全域旅游,深化文旅融合,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坚持以文化人,推深做实“六尺巷工作法”,将六尺巷承载的“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具体到2025年,章周中说,桐城将重点把握三个主攻方向:一心一意促创新、千方百计抓项目、聚焦聚力强主体。

  在科技创新上出实招。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化与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加快建设绿色包装产业基地、院士科创园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

  在项目攻坚上见成效。扎实推动“项目攻坚年”行动,全面掀起大抓项目、大干项目新热潮,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五十亿元以上项目1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力促稳定同位素产业园、六尺巷社区治理学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标。

  在主体培育上下功夫。实行跟踪指导、梯次培育,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上市”,加快形成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中小企业协同配合的良好局面,促进市场主体量质齐升,力争2025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5家以上。(全媒体记者 江月 通讯员 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