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我市加快培育以铜铝镁钙“四基”+化工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成果,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激发新动能 打造新优势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2-20 08:11 来源: 池州日报
【字体:

  初春时节,空气中还带着丝丝凉意,可位于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的池州市安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里,早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技术工人忙着调整设备参数,在数控机床的协助下,一款为新能源汽车量身定制的配件迅速生产下线。

    “ 传统钢制材料放在新能源汽车上稍显笨重,而铝合金新材料契合新能源汽车对坚固与轻盈的双重需求。”安安新材料技术总监项泽元表示,公司产品质量远超国内平均标准,已获比亚迪、江淮、蔚来等知名车企认可。

    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将新材料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通过持续招大引强、延链补链强链扩链,已培育形成以铜铝镁钙“四基”+化工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2024年,全市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达167家,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

    作为青阳经开区在2022年全国镁业大会上对接招引的首个镁合金深加工项目,路飞镁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进入试生产阶段,当年实现产值3000万元。这家集产品设计、模具制造、镁铝合金压铸、表面处理为一体的现代化智造型企业,以前原材料要从外地采购,现在与安徽宝镁就近开展合作,能极大降低公司原材料及运输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公司董事长胡雄广透露,“当初选择青阳,正是看中了宝镁项目所带来的产业链基础。”

    总投资148亿元的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是安徽省与宝武集团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的重大新兴产业项目。依托这一龙头带动,路飞镁业、京工建、鑫建友、思特克、苏美新能源、安显新材等数十家优质企业在青阳经开区加速聚集。2024年,青阳县围绕镁铝轻合金首位产业建圈强链,规上企业达16家、年产值突破30亿元。

    引进一家龙头企业、壮大一个产业集群。在池州高新区,作为新材料产业代表企业之一,池州起帆电缆有限公司落户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年工业产值超90亿元。去年年底,公司投资将近30亿元的二期项目——起帆电线电缆产业园投入使用,新增一批先进设备,让企业产能迅速提升。“新的产业园可产出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环保电气装备等特种电线电缆,进一步增加企业利润。”公司董事长助理周志浩介绍,2025年,企业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

    除镁基、铜基新材料外,池州的铝基、钙基及化工新材料发展也十分迅猛。铜冠铜箔成功研制出3.5微米锂电铜箔,万峰铝业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开工建设,梓祥新材料精品新材料生产线、宝康钙基新材料延伸加工及环保设施技术改造、华尔泰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等项目竣工投产……

    为扎实推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我市组建新材料产业推进组,围绕健全推进机制、深入调研摸排、抓实项目招引、加强监测调度、突出科技创新、强化金融支撑等方面发力,明确铜铝镁钙“四基”+化工新材料等5个双招双引重点领域,建立并动态调整重点项目库。“ 过去一年,我们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成功引进落地友进冠华铜基新材料循环产业园、中器年产15万吨酯基生物柴油、镁源动力循环储氢材料及装备、艾氢氢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市新材料产业推进组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我市新开工亿元以上新兴产业投资项目131个,其中新材料产业投资增长62.4%。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2024年1月,由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牵头的镁基新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获批设立。

    产研院聚焦镁冶炼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镁合金精深加工方面的技术瓶颈问题,针对汽车轻量化、镁储能等镁合金应用场景,开展关键制备技术和成套智能制造装备研究。“目前,产研院已有科研立项研发课题12项,研发预算4亿元,签署校企合作研发课题2项。”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稻表示,将瞄准镁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创新资源,加强产业创新共性服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化对外科技合作,构建镁基新材料领域人才、成果、资源共享的产业创新生态,为打造世界一流的镁基新材料生产基地、应用基地、创新基地、人才基地贡献力量。

    镁基固态储氢及其关键材料产业联盟揭牌成立、宝镁轻合金超长型镁合金仪表盘横梁支架高效短流程一体压铸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立项;大型底出镁实验平台及高效炼镁技术获第八届国际镁会议、第十三届国际镁合金及其应用会议“研发创新奖”……近年来,我市持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一批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得益于强有力的产业发展举措,我市新材料企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产品特色鲜明、企业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大型骨干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局面,构筑起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集群式发展态势显现。3.5微米锂电铜箔、3C高性能铝挤材等新材料领域的“拳头产品”,正凭借质量优异的“硬实力”,不断开拓新市场。

    作为全市“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首个千亿级产业,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强化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推动新材料产业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