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之后小区环境焕然一新,真好!”家住江滨新村的胡阿姨每每看见改造一新的小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改造后的江滨新村,外墙粉刷一新,路面宽敞整洁,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群众幸福感的提升,离不开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
“2024年,我们积极开展惠民走访服务调研,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如统筹运用各级财政资金,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街巷改造及积水区整治等方面,满足群众实际需求。”市财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市财政部门积极打造“暖企惠民·镇财行”服务品牌,筑牢党建基础,突出效能优先,强化财源建设,兜牢民生底线,支持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两新”政策的出台为消费者带来实打实的优惠。“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很快就到账了,属于意外之喜。”市民吴女士正巧有换车打算,她表示补贴无疑为自己省了一笔钱。据悉,各级财政安排超10亿元推动“两重”“两新”政策落地,支持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家装家居改造等。
衣食住行,事事关乎民生。我市针对多子女家庭新购房屋给予100%购房契税补贴,“去年市区办理购房契税补贴一万余笔,补贴金额1.5亿元。”上述工作人员说。 与此同时,我市还实施公积金“2加3减”政策,实现全省首家公积金贷款“不见面”办,租房提取“智办秒办”,智能客服“自助办”,周六不打烊、午间不断岗、热线全天候等特色服务,提升公积金使用效能,让百姓更加安居。
惠民同时,市财政系统打出暖企“组合拳”,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4年初,全市财政系统就锚定产业强市战略目标,开展“暖企百户行”“财政惠企园区行”等活动。一年来,走访企业106家,协调解决诉求70件,主动送上31条《“两新”政策汇编》,安排涉企资金近2亿元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优势产业链构建等方面,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去年10月,“财政惠企政策园区行”活动首站走进镇江高新区,我市财政部门主动对接企业、银行,宣讲财政支持政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参加完培训后,高新区一企业负责人说:“一系列政策出台后,企业也不知道哪些政策适合企业,经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后,我们申请财政补贴也有了具体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巧用“数智助财”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在全省首创小额零星采购商城“镇好采”,开辟政府采购“网购”新模式,商城累计交易逾1.8万笔,成交金额近6亿元,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减少了采购风险。全域推进公物仓信息化建设,实现“虚拟仓+实体仓”双轮驱动,存量资产信息“一网汇聚”、调剂共享业务“一网通办”。深化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在全省首家实现“全区域、全票种”两个全覆盖,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缴费取票“烦心事”变成足不出户“省心事”。
改革乘风起,奋进正当时。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紧跟党的脚步,精进财政业务,持续深化“暖企惠民”举措,做到生财有道、用财有方、管财有力。(记者 单杉 通讯员 徐菽晗 吴淑君)
记者手记
以精准滴灌激发经济活力
过去一年,“暖企惠民·镇财行”活动外加一系列财政政策以精准滴灌的智慧,为企业与民生注入源头活水。
一年来,财政系统走访企业超百家,协调解决诉求70件,主动送上《“两新”政策汇编》,安排涉企资金近2亿元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优势产业链构建等方面。财政政策“上新”支持“两新”工作、专项真金白银为科技创新“添薪”等一系列举措让创新引擎持续轰鸣。
与此同时,财政系统积极开展惠民走访服务调研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充分体现了“民生财政”。支持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家装家居改造等,契税新政助力房地产市场回稳……政策既托底基本民生,又释放消费潜能。当居民敢消费、能消费,便形成“企业生产—居民消费—经济循环”的良性闭环,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得到正向提升。
“数智财政”还不断为财政工作赋能,数据代替群众跑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相信政策暖流会进一步精准触达市场末梢,我市高质量发展将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单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