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央媒聚焦!荆州一粒米“出圈”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2-23 08:57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荆州,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2024年,荆州聚焦“三大工程”,确保“颗粒归仓”,粮食全年入统收购量达52亿斤,产量和收购量稳居全省前列,“江汉大米”核心企业占全省四分之一。

  荆州“一粒米”飘香全国。日前,荆州作为先进典型在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发言,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粮食局副局长刘勇接受新华网专访,讲述荆州守住管好“荆楚粮仓”的经验。

  荆州市将着力打造“江汉大米”核心基地,以优质绿色的“江汉大米”,满足更高质量的粮油消费需求,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荆州市2024年入统收购量达52亿斤,较上年增加近2亿斤,“愿售尽售、优质优价”的收购格局持续稳固。

  作为“江汉大米”核心基地,为确保“颗粒归仓”,荆州市扛牢产粮大市的使命责任,聚焦“全产业链”发力——

  一是在“种”上扩面提质,加大优质稻种植范围,实现优粮优价。

  二是在“加”上强化保障,投入近2.5亿元在基建、技改等方面给予支持,壮大收购主渠道。

  三是在“销”上搭台助力,组织企业参与产销对接活动,达成20亿元销售协议,出台优惠政策降低企业销售寄递成本达20%,服务企业降本增效。

  2025年,荆州市将着力在“收得进、储得好、建得成、吃得香”上发力,推动粮食收购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同时,荆州市还将大力推进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全面提升仓储能力,切实保障群众口粮安全,通过加快推进江汉平原粮食应急保障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粮食稳定安全供应。

  2025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五次提到荆州,会议总结2024年全省粮食系统工作情况,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荆州2025年发展任务。

  应急体系谋得更深

  我省按照“1+4+N”总体布局,区域联动一体推进建设。武汉市围绕港口型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建设,编制核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加快推进42万吨储备粮库建设。襄阳、宜昌、荆州、黄石等关键节点加快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区。

  优化调整6家省级应急保障主体和应急成品粮库存布局,在荆州等地组织开展粮食应急演练培训,黄石、宜昌等11个市(州)修订了粮食应急预案,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推动沿江码头物流设施的高效利用和基地园区功能的丰富完善,提升武汉阳逻、黄石新港、荆州江陵、鄂州三江港等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关键节点集疏运能力。

  积极打造“江汉大米”品牌

  积极打造“江汉大米”品牌。加大“荆楚粮油”“江汉大米”“湖北菜籽油”省域公用品牌推广力度,制定“江汉大米”品牌建设规划。强化与农业农村部门配合,加强省局与荆州、荆门等江汉大米核心市县联动,政府、协会、企业协同发力,线上线下、省内省外、生产流通全面推进。

  全力支持“江汉大米”核心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和支持后备企业充分发挥作用。荆州、荆门等相关市、县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江汉大米”品牌建设工作措施。

  下一步,荆州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支点意识,加强能力建设,奋力为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全省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贡献荆州粮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