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连跨3个百亿元台阶、历史性突破500亿元关口,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市第一,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6%,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获评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奖……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4年的丹徒,莫过于“活力”。而打造“活力丹徒”,离不开一支敢为善为的干部队伍。
如何释放干部敢为善为的强大动能,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精气神?丹徒区在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全链条发力,激发干部“想为”的内生动力、锤炼“善为”的本领能力、完善“敢为”的保障机制,让更多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多作贡献。
激发“想为”的内生动力
“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回报,在新的岗位上更要干出新业绩。”丹徒区城管局党组副书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陈飞,此前担任丹徒区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因在工作中敢于啃“硬骨头”,破解出行难题,赢得群众口碑,被提拔为正科职干部。
“想为”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如何把“想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丹徒区坚持“能者上、优者奖”的用人导向,通过开展“敢为善为好干部”评选,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务实作为。2023年度敢为善为好干部共报名88人,评选出15名敢为善为好干部,共有9人得到提拔晋升,其中提拔5人、进一步使用3人、晋升职级1人。2024年度敢为善为好干部共报名111人,评选出19名敢为善为好干部,纳入优先提拔晋升人员库,蓄好干部队伍“源头活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敢为善为好干部来自深化改革、产业强区、乡村振兴、服务民生、社会治理和全面从严治党等重点工作领域,该区通过打造“干部敢为善为指数”评价体系,对干部的作为度、贡献度进行更加精准的甄别研判,形成可量化的干部能力模型,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批、激活全局”的乘数效应,塑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干部队伍建设品牌,以干部敢为善为指数提升区域发展质量指数。
锤炼“善为”的本领能力
本事并非先天生就,而是靠后天练就。
3月19日,丹徒区召开“‘丹’当先锋、一线建功”专项行动部署会,35名年轻干部将奔赴基层一线,锤炼本领才干,淬炼青春底色。丹徒区坚持把一线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练兵场”“主阵地”,连续4年开展年轻干部一线历练工作,让他们在多元实践中补齐能力短板、拓宽全局视野。先后从镇(街道、园区)、区直机关选派196名年轻干部双向实践历练,服务企业1100余次,推动75个重点项目建设,处理矛盾纠纷23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42人获省、市、区表彰。
“一线历练的经历让我认识到农田水利建设不仅要‘达标’,更要‘达心’,兼顾村民需求和政策要求,才能让水利工程真正惠及民生。”区水利局下派干部胡镇,在回顾历练情况时说。
据了解,丹徒区新一轮一线历练工作将继续在优化、深化上下功夫,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板块力量配置,围绕产业项目、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服务民生、社会治理五条主线开展。同时,进一步发挥帮带导师教育指导作用,缩短历练干部“摸索期”“空档期”。加强过程管理,通过建立纪实档案、开展现场考评,对年轻干部历练期间表现进行客观、全面评判。
完善“敢为”的保障机制
干部越为事业担当,组织越要为干部担当。为了让“敢为”的干部干得开心、拼得安心,丹徒区出台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项措施,拿出硬举措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有力推动干部敢为善为、奋发有为。
在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以实干衡量干部,以实绩选拔干部,去年对获评高质量考核一等次乡镇和“十佳单位”机关部门的65名干部实施激励性晋升,26名干部因实绩突出优先提拔重用,评选10个优秀典型案事例,比学赶超、实干争先的风向标树得更牢。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营造“敢为”的良好生态。探索履职风险报备和防控机制,让干部轻装上阵、心有底气。去年,对22名干部实施容错和澄清证明,对16名已过影响期、实绩突出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起到了“关爱一批、激励一片”的效果。完善干部分类监督管理办法,制定“一把手”离任交接制度,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帮助干部划清是非界限、厘清履职边界。科学优化职级晋升举措,旗帜鲜明选拔重用敢闯敢试、敢作敢为的干部,去年晋升129人次,持续放大职级晋升激励效应。同时,及时掌握干部动态,对“敢为”干部的合理诉求及时回应关切、困难及时关心解决,确保“敢为”干部安心、安身、安业。(记者 崔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