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羽新材公司到意大利参展。
“你们这么大的公司,就只生产这4种产品?”3月14日,看着办公桌上的4个小瓶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不禁瞪大了眼睛。
两个敞口的玻璃瓶,装的是红色和黄色的粉末;两个密封的小塑料瓶,装的是红色和黄色的水剂。
“你可别小看它们,这就是我们研发的包裹颜料和包裹墨水,再加上蓝色,它们就可以画出世界上最美的瓷砖。”武汉山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羽新材”)总经理吴克难说。
山羽新材坐落在黄冈化工园,这家外观不起眼的企业,却是陶瓷墨水材料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几个小瓶有这么厉害?颜料和墨水怎么又跟包裹扯上关系?是方便发快递吗?”面对记者一连串的问题,吴克难笑着做起了科普。
1996年,一群湖北人南下广东佛山,瞄准当地兴盛的建筑陶瓷业,创办佛山市扬子颜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颜料”)。
给陶瓷上色有两种传统工艺——浸入式和丝网印刷式。前者是将瓷坯泡入釉料,后者通过丝网转印,上色后的陶瓷再送入窑炉高温烧制。这两种方式都需要用三原色提前调配好釉料,原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越高,调出来的颜色就越鲜艳。
“三原色中,红色和黄色都很难处理。”吴克难介绍,以红色颜料为例,最常来源于铁或硒两种元素,铁耐高温,但颜色偏暗,很多颜色调不出来;硒颜色鲜亮,但不耐高温,而工业陶瓷窑炉的炉温都在1200摄氏度以上,一烧就褪色。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迪高砂公司发明了包裹技术。”吴克难说,通过研磨等工艺将硒色料包裹在锆晶格里,这样既保留了鲜亮的红色,又可耐高温。扬子颜料迅速掌握了这项技术,成为红色和黄色包裹颜料的主要生产厂商。
2000年,第一台革命性的陶瓷喷墨打印机问世。这种新工艺将三原色墨水进行即时调配,通过喷嘴在瓷坯上喷绘,不仅简便快捷,更重要的是,墨水用量大幅度减少,符合产业数码化、智能化、节约化的发展方向,很快成为业界新宠。
2010年前后,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开始进入中国。扬子颜料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迅速做出布局陶瓷墨水的决定。考虑到技术保密、产能扩张的需要,公司决定选址湖北。2011年,山羽新材正式落户黄冈化工园。
将陶瓷包裹颜料添加溶剂就可以制成包裹墨水,这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并不容易。国内生产包裹颜料的一线厂商还有5家左右,都曾经进行相关研发,其中还有上市公司,但都没有成功。
“关键在于改进工艺,做出最佳粒径的墨水颗粒。”吴克难说,包裹墨水颗粒需要通过喷嘴喷出,粒径太粗,容易堵塞,太细,又容易破损。
历经多年艰苦研发,2016年的广州陶瓷工业展上,作为业内首家,扬子颜料和山羽新材正式推出“NGY”牌大红、亮黄两种颜色的包裹墨水,引发广泛关注。同年9月,又在意大利里米尼陶瓷工业展览会上大放异彩,将国产红色墨水推向了世界。
“由于我们生产的墨水在品质和价格竞争力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国外厂商已经放弃了这类产品的研发。”吴克难骄傲地说,“NGY”牌包裹墨水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着极高的占有率。
走进山羽新材的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戴着口罩,正在忙碌地进行新产品测试。吴克难透露,山羽新材已经成为陶瓷颜料和墨水重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在业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4年,黄冈还通过“政聘企用”模式,帮助企业引入1名博士、2名硕士人才。
2024年,克服行业不景气困难,公司产值达到1.2亿元。2025年,公司将启动二期建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研发更多新产品。
责任编辑:秦梦